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03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275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41.
如何使延安精神的宣传落到实处,并不断引向深入,文章从延安精神应有的地位着眼,全面论述了延安精神的性质、特点和作用,分析了延安精神作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晶的实际意义及其与改革开放事业的关系,认为延安精神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精神。这也是学习与研究延安精神摆脱目前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2.
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 ,对党员进行党的宗旨教育面临新的问题。研究这一时期宗旨教育的特点、意义 ,用新的时代精神充实宗旨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3.
民族精神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是一个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扬弃自身的多维动态体系.文章从论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互动共生关系入手,指出当代民族精神建构之必要性与基本维度时代性与传统性高度统一、科学性与开放性相互融通.从而确立了当代中国需要建构的是一种融汇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民族精神,两者共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44.
任何一个企业,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都会积淀具有自身特点和丰富内涵的传统及文化,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继承并不断创新、发展这些优良传统,对于正在逐步向市场经济迈进的企业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继承发扬优良传统,是企业推进发展的强大动  相似文献   
245.
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 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 魂。”哲学的反思,首要的要求就是对时 代精神的思考。因而,什么是“时代”?什 么是“时代精神”?这就成为历史唯物主义 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 方面对“时代精神”作一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246.
理想人格的塑造从来都是中国人难以了却的心理情结 ,由于时代精神具有时代性、先进性、抽象性和从先锋性向社会性展开的特征 ,因此从时代精神出发塑造理想人格尤显迫切和重要。现时代的中国 ,无论是时代特征还是青年自身 ,都迫切要求青年从时代精神出发 ,探索新的理想人格塑造之路。  相似文献   
247.
248.
曹亚辉 《东方论坛》2004,(2):128-128
中国先锋诗歌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由于它的先锋性,它触及了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系列敏感话题,而在根源上,它又是中国当代思想观念、文学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历史转型的预兆或反映。每一次先锋诗歌浪潮的涌起,都为诗坛注入兴奋剂,成为新一轮话语的生长点。作为一个诗歌倾心者,近年来读了不少诗歌批评家、理论家的大作,但令人会心者甚少。他们或是依  相似文献   
249.
250.
在人类即将跨越世纪转换的历史门槛时,中国人需要重新塑造一种新的时代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曾经为中国人提供了一整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过辉煌的时期。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模式也显露出其某些不能适应世界近现代史潮流的农耕特质,中国人在现代化中陷入深深的精神困惑和迷失。因此,重建精神家园,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重建精神家园最关键的是要构筑一种新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的理论指导是邓小平理论。同时,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我们也应积极吸收。这样,中国人才能重新构建我们的精神家园,使中国跨入世界强国之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