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9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6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14篇 |
人才学 | 24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294篇 |
理论方法论 | 65篇 |
综合类 | 577篇 |
社会学 | 53篇 |
统计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77篇 |
2010年 | 94篇 |
2009年 | 77篇 |
2008年 | 102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21.
作为诗风"尚怪"之唐王朝元和时代成就杰出的诗人之一,贾岛不但以他独特的清幽寂苦之艺术风格卓立于当日诗坛,而且对唐末清苦诗风极有影响.因此,本文拟对贾岛诗风的成因及其在唐末诗人中的影响作初步的探索,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22.
23.
在先秦至汉初的典籍中,禹是一位造福于民的治水英雄和人间君王。在纬书中,禹由凡人转变成充满神奇怪异色彩的受命圣王,从受命治水到受天赐、受天书,再到受舜,禅都是出自天命。纬书中的禹形象对后世史著和小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吴越春秋》中禹出生、得天书、遇九尾白狐等情节都源自纬书,《博物志》等志怪小说多采用纬书中的资料。 相似文献
24.
不能据《春秋》中的仍旧之文来否定孔子在《春秋》叙事笔法上的贡献,与《竹书纪年》比照,就会发现孔子以义而制异文的叙事特点。周朝礼乐教化所促成的取法于《诗》而微言的风气,至春秋末未减,故孔子修订《春秋》有取于《诗》。史与诗、戏曲为体则异,但中国古代叙事诗和戏曲也有使用《春秋》叙事笔法者。虽然中国古代叙事源起于史官,但《春秋》叙事实出于对安身立命之儒家伦理的维护,儒家伦理在中国古代没有淡出,《春秋》叙事自然也不会从诸叙事文体中淡出。 相似文献
25.
试论《春秋左传》中的尊称和谦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话双方的尊卑关系为主线,全面考察<春秋左传>中所见的尊称和谦称,揭示春秋时期尊谦称的使用规律及其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6.
舒大清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1):78-87
春秋时代晋国历史中,从早中期积极进取、尚功好斗,到后期赵武、韩起、魏舒三人和平政策的转变,不仅改变了晋国的政治传统,而且对整个春秋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催生了儒家、道家的和平精神。 相似文献
27.
刘鹤岩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6):75-78
晚明己巳之变,袁崇焕被逮捕下狱之后,文坛上陆续出现了三部通俗小说——《辽海丹忠录》、《镇海春秋》、《平虏传》,描述评说了当时这两件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这三部小说记叙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但作者的政治立场却不尽相同,其中,《镇海春秋》是在肯定阉党的基调上写成的作品,在刻意美化与阉党紧密勾结的毛文龙、王化贞的同时,极力丑化东林党一方的将领袁崇焕、熊廷弼,并明显偏袒魏忠贤等阉党分子,掩盖其罪行,反映了作者的阉党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28.
《史记》与春秋公羊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的学术渊源来自六经异传和诸子百家之学 ,其中以春秋公羊学对《史记》的影响最为深刻。“孔子作《春秋》说”是一部《史记》的理论基石 ,“纪异而说不书说”影响到司马迁的天人观 ,《史记》的政治观也主要来自于春秋公羊学的政治学说。 相似文献
29.
张雁勇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24,(1):106-121+164
春秋时代,在贤臣大夫的谏君行为中,有一种以“臣闻(之)”和其他“自称+闻(之)”等领起的征引现象,可称之为“闻言”。这些“闻言”大多具有常理性质,均是以第三方权威话语的形式出现,实为贤臣大夫试图通过“重提”礼乐社会中的贵族共识,来建构自身话语的权威性、合理性、合法性,进而捍卫礼乐制度的政治表述,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向。这种征引现象是三代咨议和谏言传统的衍生,根植于施舍聚民、以家代国式的中国早期国家产生方式。虽因时势与说服对象的不同,征引“闻言”会产生不同效果,而且“闻言”呈现出渐次退场的态势,但其价值并非仅限于当时。作为早已存在的公共话语,“闻言”借由贤臣谏君的特殊场域被“重提”与阐述,加之史官在场载录以及后续整理、保存、传播的助力,明确了其作为公共话语的重要价值,进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经典化,获得了恒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