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41篇
  免费   507篇
  国内免费   293篇
管理学   9410篇
劳动科学   1478篇
民族学   440篇
人才学   1209篇
人口学   1167篇
丛书文集   4966篇
理论方法论   2903篇
综合类   13524篇
社会学   4895篇
统计学   1849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525篇
  2022年   673篇
  2021年   692篇
  2020年   640篇
  2019年   748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544篇
  2016年   856篇
  2015年   1223篇
  2014年   3959篇
  2013年   3154篇
  2012年   3540篇
  2011年   3735篇
  2010年   3359篇
  2009年   3219篇
  2008年   3276篇
  2007年   2082篇
  2006年   1726篇
  2005年   1567篇
  2004年   1260篇
  2003年   1250篇
  2002年   998篇
  2001年   874篇
  2000年   622篇
  1999年   235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产品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这不仅仅决定于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技术实力 ,而且与成熟而有效的营销策略密切相关。本文从高新技术产品的分类和特征入手 ,分析和研究了高新技术产品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2.
行情调查     
《人才开发》2006,(12):56-57
我国人才服务机构已达6000家;38家企业入选上海“杰出雇主”;“蓝领”技工缺口越来越大;高级技工年薪过10万;煤炭企业缺人才;自考学生抢手。  相似文献   
43.
中日经济关系的制度环境与技术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磊 《日本学刊》2005,(6):128-138
中日经济关系的实质,是两种不同的市场经济体系以及支撑这些市场经济体系的生产组织方式与主导产品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前者构成了中日经济关系的制度环境,而后者则是中日经济关系的技术基础。依据产品建构理论分析中日经济关系演变的趋势,尽管在一些产业中两国间的竞争会变得比较明显,但是中日经济关系的制度环境与技术基础决定了今后较长时期内两国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互补而不是直接竞争。值得注意的是,两国产业竞争与合作形态的变化有可能降低中日经济关系对中日关系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4.
我国已入世 ,为此了解和悉心研究世贸组织有关规则尤显重要。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进程有自己的特点 ,要正确看待入世后的机遇与风险。了解《服务贸易总协定》构架及具体内容 ,充分利用条款规定的诸项原则 ,有利于我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争取尽可能多的宽限期 ,逐步实现开放的承诺 ,以保护和促进银行业在竞争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5.
46.
47.
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网络化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下,档案信息化已被高度关注。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网络化是新形势下档案利用的一种新方式。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基于Internet平台的B S模式的网络利用服务明显滞后。本文从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网络化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三个方面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48.
由于对教育产业的内涵与外延缺乏清晰的界定,使得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其产生了诸多认识上的误区和适用上的混乱。教育产业的规定性是由其产品——教育服务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决定的,市场经济只不过是教育产业由幼稚走向成熟和强盛的一种有效的经济运行方式,二者之间是过程和手段、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49.
把追求金钱、享乐、权力作为人生的目的 ,是错误的人生追求。利己主义是剥削阶级人生目的的核心。无产阶级的人生目的是为人民。由“为自己”到“为人民” ,这是人类历史上人生目的的革命变革。遵循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基本原理 ,中共三代领导人对无产阶级人生目的作了精辟表述。通过学习和践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人生目的的论述 ,必然会破除种种错误的人生目的和人生追求 ,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人生目的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50.
戴琮魁 《老年人》2005,(2):40-40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毛泽东在延安得悉张思德牺牲的消息后,把警卫队队长古远兴叫到窑洞里,详细地询问了有关情况。他严肃地说:“前线打仗,免不了要死人;但后方搞生产出事故死人,不应该。”为此,毛泽东作了3点指示:“第一,要把张思德身体洗干净,穿上新衣服,入殓前要派战士给他站岗;第二,买一副棺材,运回延安;第三,要给他开个追悼会,我要参加,还要讲话。”9月8日下午,张思德的追悼会在枣园后院的干河沟上举行。会场上悬挂着毛泽东亲笔写的挽联———“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毛泽东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