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8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52篇
社会学   71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刘小龙 《探求》2009,(5):70-73
当前,在党的宣传教育工作中,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的榜样教育收效甚微,研究导致榜样教育失效的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榜样教育的传播者、教育方式、客体心理、现实生活中反面形象的影响以及大众媒介的消极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当代榜样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以期为提高榜样教育的效果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2.
效能提升是高校学生榜样激励机制研究的目的。目前高校学生榜样激励机制效能缺失主要表现为示范教育作用不显著、目标指向不明朗、强化作用不突出三方面,其根本原因涉及机制系统性运行的整体性、有序性、相关性、动态性及环境适应性等问题。只有提升榜样激励机制对环境的适应性,完善榜样激励机制的结构,营造榜样激励教育的新常态,全面深化榜样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提升榜样激励机制的效能。  相似文献   
23.
姚荣 《职业》2014,(8):107-107
机电专业在钳工教学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钳工实训。钳工实训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长期以来,如何使学生能在枯燥的钳工实训课程中学到技能,是实训指导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正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启示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外因(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下,通过自我要求、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等达到自我教育能力提高的方法的总和。应当指出,在这里,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是外因,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是内因,外因  相似文献   
25.
孙亚红 《决策与信息》2013,(11):112-112
交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之基,以交往为视角探索构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科学的教育方法的实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实践锻炼法、对话交流法、榜样教育法、角色体验法、自我教育法为视角探索构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6.
领导干部具有榜样示范力,限制其隐私权有利于社会榜样的塑造,这是个人利益退让公众利益的权衡。新闻媒体在塑造社会榜样报道领导干部的隐私时,应遵循敢于报道和社会妥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27.
28.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高校中,除了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以外,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因此,很多的高校都配置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工作人员,我们称之为政工师。政工师的主要的职责就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管理,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政工师在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要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高校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29.
30.
张华清 《职业》2013,(11):64-64
己达达人,意为自己先要做得到,才能要求别人做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老师是学生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老师必须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