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2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173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333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511.
每月纵览     
正涉地沟油犯罪最高可判死刑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512.
死刑报告》以朴素的故事形式关注了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死刑问题,探讨了无法追究的个人性情和普遍适用的死刑制度之间的悖论关系,表达了对一种理想的“正义”的终极思考。潘军以特有的主观化的方式诠释了这种思考,但他的话语激情能否支撑他在现实和想象之间走出一条温和的道路来,则是读者所关心的。  相似文献   
513.
深入考察我国死刑程序的改革实践可知,改革力度很大成效显著,死刑适用越来越慎重,死刑数量大幅下降,改革落实不力亟待深化;"自伤式"、"合作式"、"运动式"、"口号式"是既有改革进路安排失当的真实写照,是滞碍改革深入推进的根本原因;死刑程序改革的适当进路应该设定为:适格主体理性主导、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关注细节确保落实。  相似文献   
514.
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可让与的生命权这个概念,文章依次分析了霍布斯、卢梭、洛克三人的相关论述,表明三人并没有为生命权的不可让与性提供可靠的论证。因此,这个概念难以被用来反对安乐死合法化。  相似文献   
515.
自1764年贝卡里亚首次挑起死刑存废之争以来,二百多年过去了,刑法学界关于死刑存废的论争至今在理论上仍未终结。本文对死刑保留论者提出的应当保留死刑的理由一一予以反驳之后认为,我国也应废除死刑制度。  相似文献   
516.
在建立我国死刑复核法律监督制度的过程中,应当首先考虑死刑复核法律监督的长效机制问题。为此,要充分认识构建死刑复核法律监督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并解决如何构建死刑复核法律监督长效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17.
在我国,死刑的立法和司法适用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司法实践中死刑大量适用的现实又在不断强化这种群体意识。在民意与死刑的适用间存在某种互动关系。应当通过制度设计在民意与具体的死刑判决之间拉开距离,以限制死刑的适用,并进而削弱死刑的民众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518.
人权是每一个人都应实际享有的权利,是一个具体内容具有时间上的演进性和空间上多元性的概念;死刑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但在我国,死刑目前仍然是保护普通公民基本人权必不可少的措施;通过正确地理解现行刑法的规定,完全可能在5-10年内将死刑的实际适用减少90%;随着社会矛盾的缓解,我国也能在可预见的将来实际停止死刑的适用,促使死刑的消亡。  相似文献   
519.
死刑渐废论者的逻辑是:死刑不合理、不人道,但是在当前中国,由于国情、文明程度的特定性,又具有合理性,这是一个矛盾的结论。不合理的就应该摒弃。将传统文化、文明现状以及民众的态度与死刑的废止结合起来是知识者的精神自虐。正如死刑存在的原因从来不是民意一样,死刑废止的阻力也从来不是来自于民意。哲学家并不掌握死刑存废的政治权力,正如死刑的存在最有利于政治权力的贯彻一样,终结的动力来源于国家政治权力,来源于国家政治权力的代表者——政治家。  相似文献   
520.
日本死刑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达国家废除死刑制度的大潮中,日本社会对死刑存废争论不休。二战后日本因刑讯逼供造成了四起被判死刑的冤假错案,引发了社会的“死刑慎重论”。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低迷,恶性犯罪不断增加,判处和执行死刑数量呈现加速之势。审判长期化,犯人高龄化,法务大臣信仰化,执行秘密化等问题给日本死刑制度带来了诸多理论的思索和现实的考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