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9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221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218篇
人才学   180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288篇
理论方法论   319篇
综合类   8015篇
社会学   637篇
统计学   4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321篇
  2014年   663篇
  2013年   589篇
  2012年   683篇
  2011年   806篇
  2010年   771篇
  2009年   858篇
  2008年   876篇
  2007年   744篇
  2006年   690篇
  2005年   596篇
  2004年   501篇
  2003年   460篇
  2002年   454篇
  2001年   393篇
  2000年   329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戴昭铭 《求是学刊》2014,(2):135-141
郭熙先生为解决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规范冲突问题而提出的"当地化"理论值得商榷:一、"当地化"概念模糊不清,易致误解,不便操作;二、"当地化"导致取消教学标准,会扩大各地华语的歧异;三、"当地化"会导致教学效果"局限语码化";四、"当地化"与科学的、统一的语言教学和评估体系相冲突,不利于汉语国际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华文教学"当地化"的主张不宜实行。汉语国际教育应该树立的基本理念是"中国立场、华夏本位、全球视野",应该确立的基本规范原则是大华语"一体多元"。  相似文献   
112.
言语过程中言语人对语言规约的偏离可能出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任何一个要素中。口语表达时由于绕开了文字、语音和意义之间的相互牵制,从而为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中音义搭配的相对任意性创造了条件,因而在人民群众口语中语音的偏离是最为常见的,并且产生了良好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13.
名词做状语,古今汉语都存在,所不同者,古汉语的普通名词也常用作状语,而现代汉语除了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名词以外是不多见的。古今汉语对比,名词性状语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句法上,现代汉语名词作状语的能力较古汉语已减弱;语义上,现代汉语中名词做状语的语义关系比古汉语中明晰;语用上,现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使用范围缩小,其语用价值已不如古汉语中的情况了。  相似文献   
114.
刘熙载词品说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熙载《艺概·词概》的词品说与韩愈《原性》有渊源关系。其以诗论词的道德批评原则与他所受的宋明理学影响密切相关。“三品说”有其积极意义,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5.
近年来,笔者尝试着将曾经风靡世界的案例教学法引入商务汉语的教学课堂,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想使案例教学法在商务汉语的教学中取得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必须妥善解决好教学案例的适当选择即案例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在案例设计环节,应坚持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主、坚持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网络资源为主其他手段为辅,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在课堂组织环节,应采取四个步骤,即导入案例、分组讨论、教师点评、撰写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116.
117.
在网络文化和图像时代横行的今天,当下的汉语写作源头越来越窄,写作的过程越来越程式化,写作的诗意逐渐散失,写作的个性不断被泯灭。汉语写作应该具有一双穿透"假象"的慧眼,绕过"时髦"的陷阱,从体验美学范畴中拓展开来,通过重新注重体验生活,丰富写作的源头;体验经历,搭建写作的过程;体验情感,营造写作的诗意;体验深刻,塑造写作的个性,从而构建未来汉语写作的生命走向。  相似文献   
118.
唐宋语境中的“以诗为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晚唐五代开始的"以诗为词"的创作实践和北宋中期围绕这一创作现象的批评论争,不仅涉及到词的创作方法和词史发展的方向问题,更对诗词体性的异同之辨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诗为词"在唐五代及北宋前期的创作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填词对诗歌句式句数及婉媚风格类型的趋同,而从北宋中期开始的相关评说则重在分辨诗词体性之异.唐宋语境中的"以诗为词"在强调词体之独立和本色的同时,也主张通过诗人句法来体现词中的情感力度和壮阔风格;而在演唱风格上则在宋代普遍流行的女音之外,追求声调高逸的男音色彩."以诗为词"的内涵及其演变在唐宋语境中可以得到准确阐释,并可借此展现宋人词学观念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119.
本文通过一系列一词多义,同义词的例子,验证了认知语言中隐喻概念对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从而强调了词汇教学中培养学习者隐喻意识,提升隐喻能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0.
1.RED(红色)(1)give sb. the red carpet treatment隆重接待重要来访者He's our best customer,so we must give him the red carpet treatment.他是我们最重要的客户,我们务必要隆重接待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