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83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82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475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分析民族自决权、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认为,现有法律体系对民族权益的保障存在结构性的障碍.通过引入公法人制度,赋予民族公法人地位,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国家及其法律确认了民族有其族格.  相似文献   
42.
公司法人制度并非完美无缺.近年来,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现象层出不穷,主要表现为虚假出资、抽选出资、脱壳经营、公司与股东人格混同、母公司对子公司过度操纵、恶意破产等情形,严重破坏了公司法人制度的正常运作.新<公司法>第二十条、第六十四条的规定标志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首次确立.但新<公司法>只是对此做了原则性规定,在具体操作时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为改变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之现状,有必要对我国现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补充、完善.本文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渊源入手,分析如何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以及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不足,进而提出通过司法解释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目的性扩张解释、在司法解释中规定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情形,具体规定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具体情形,以及完善对公司法人人格相关法律制度的配套建设等具体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3.
文章从财产权属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了新型公司制企业改制后财产权属关系,包括股权、法人财产权的性质与特点,以及"股权--法人财产权"结构模式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论证了财产产权制度扬弃财产所有权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固守于大陆法系财产所有权制度观念的局限性.明确指出股权与法人财产权是两组在内涵与外延上完全不同的产权权利束,作为股权--法人财产权这种结构形式,既不是私有权,也不是公有权,而是社会共有权的财产形式,是资本的社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44.
我国当今企业股份制改革,核心是围绕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解决企业产权主体缺位问题,通过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确立,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企业法人主体,以改变传统企业由于产权纠纷而产生企业资产低效营运的局面。确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是明晰产权,同时,法人治理结构制衡机制的制度安排对现代企业资产的高效运转发挥着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本文从股份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出发,研究法人治理结构制衡机制机理,从研究中认识各种制度安排优点与不足,并对个别制度设置提出个人的观点与建议,以便为我国当今企业股份制改革与改造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与思考。  相似文献   
45.
关于法人人格及法人人格否定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我国法人制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法人人格及法人人格否定制度的理论探讨也逐步展开.法人人格的界定、评价是理论前提,探讨法人人格否定制度的构成要件、特征及其在我国的适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6.
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处理好作为委托人股东的代表董事会和作为代理人的经理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公司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经营机构和监督机构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制衡、各司其职、保持平衡的企业治理机制.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是目前我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不能健康发展的根源所在,我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普遍出现诸如轻率决策、财务不透明以及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甚至内幕交易等严重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由此导致了公司股东会、董事会乃至监事会被大股东控制.必须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减少国有股.这就涉及到国有股减持问题,应该尽快修改<公司法>,采取多种办法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  相似文献   
47.
报业集团:从现代产权制度到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又以健全的产权制度为前提。文章结合报业集团大众传媒的特性首先探讨了如何在报业集团中建立较为完善的产权结构,进而分析了在此基础上如何构建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48.
试论企业法人财产权及国企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评说关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各种学术观点的基础上,着重从企业法人的本质、股权的性质以及所有权与所有制的关系等方面,论证了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本质是企业法人所有权,企业法人享有财产所有权。肯定企业法人所有权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大意义,但企业法人所有权不等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全部,国有企业改革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界定产权上。  相似文献   
49.
国有企业股份化改组的内部管理必须遵循两个原则,即:中国特色原则和管理原则。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股份化改组时,必须注意四个问题:区别企业类型;划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职能;实现四个管理环节的“两权分离”;分级管理。  相似文献   
50.
在阐述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内容及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制度绩效,指出在法人治理层面存在股东名不符实、"三会"制度有名无实、经营者职业角色失范、法人地位不明确等问题,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出应从完善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入手,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三会"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培育职业经理人,理顺外部治理,以建立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