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9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78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联大国文系虽然规模有限,为时不长,但鲜明地折射了两种办学和治学思路:以北大为代表的语言文字学的思路,以清华为代表的文学传统。前者实质上是"北大学派"考据学传统在国文教研中的体现;后者则是"清华学派"之"会通"思路的具体表现。由于历史原因,后者主导了联大国文系。原清华国文系在杨振声、朱自清时期即已取代北大国文系,事实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主要策源地。在院系大调整中,浦江清、林庚、吴祖缃和王瑶等清华国文系学人进入新北大中文系,而原北大国文系的骨干则多被调离。故原清华国文系基本主导了新北大中文系的思路。其特点是:以文学研究为主,尤以新文学研究引领全国;重文学研究,亦重文学创作,其意在"通",会通古今中西,贯通学术研究与文艺创作。因此新北大中文系与老清华国文系一样,在学者传统之外,也葆有着文人传统,涵育出大批优秀文艺家。这显然是对20世纪前半叶清华国文系的回应。  相似文献   
72.
清华大学在南京政府初期短短几年间崛起为世界级学府,其高速近代化进程始于罗家伦而成于梅贻琦。梅贻琦洞悉中国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发展潮流,对接世界杰出大学的办学思路和水准,整合各种资源,完成了办学体制的重大创新,建成了多科型综合性大学,迅速实现了各界期待的"建设杰出大学"的夙愿。作为后起的新兴大学,清华不仅在国内遥遥领先,而且超过了一些欧美名校。这是中国学人创造力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73.
新近公布的清华简《系年》,内容涉及"上起西周之初,下到战国前期"的许多重大史事,除可与《春秋》经传、《史记》、《竹书纪年》等相对比外,许多地方还可与青铜器铭文相互参证,给人许多新知。如李学勤先生已撰文重点指出《系年》简文可与大保簋(《殷  相似文献   
74.
75.
高中时的我,在一条叫做“好学生”的康庄大道上奔跑。我每次考试都能比第二名高出一百分甚至更多,我还在校学生会担任重要的职务,有一群来往甚密的“同事”。我组织了一个文学社。我不谈恋爱,不乱花钱,不购物、不去娱乐场所,我对老师很有礼貌。有位老师说,我是唯一一个完美的学生。  相似文献   
76.
曲峰 《职业》2014,(16):40-41
梁诚(1863年-1917年),中国近代史重要人物,大清留美幼童杰出代表之一。作为中华民族内忧外患最黑暗时期的外交官,他曾促成美国退回一半庚子赔款,用于兴办中国近代教育,并始建了清华大学。1875年,广东省番禺县一位未满12岁的少年,考取了第四批大清留美幼童团,他就是后来为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梁诚。  相似文献   
77.
正马克·扎克伯格的每一次中国行,总是能引发Facebook何时入华的疑问。他对此心知肚明。来到中国顶尖的大学,面对一群头角峥嵘、言辞犀利的学生,难免会被提问到这个问题。但是鉴于Google的前车之签,很多事情不便直言,那么如何化解可能出现的尖锐提问?用蹩脚的中文交流,一来可以展示友好的低姿态,主动放低自己的身价,营造轻松欢乐的对话氛围。更重要的是,如果遇到尖锐的提问,不流利的中文可以成为含混其词、蒙混过关的挡箭牌。  相似文献   
78.
波子 《当代老年》2010,(5):13-13
北平解放前夕,华北地下党考虑到解放后需要人才,因此当务之急是把教授们留下。每个地下党员都接到了游说任务,每个教授身边都有几个学生或教师在暗中斡旋,教授们的思想动态被迅速传到河北泊镇解放区,华北地下党负责人刘仁听说教授太太也跳起了大秧歌,当即开怀大笑。  相似文献   
79.
浅论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的文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贻琦的通才教育思想是其大学教育思想的核心.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17年间,他大力倡导并努力实践通才教育思想,创造出清华校史上的"黄金时代".撂寻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形成的文化取向,能使我们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梅胎琦通才教育思想的精神和实质,为教育思想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0.
以西方科学谋求利国利民叶企孙,又名鸿眷,1898年生于上海。其曾祖蔼臣公曾于清朝道光年间为官,晚年精修礼学,分纂《同治上海县志》;其祖父叶佳镇曾得国子监簿街,官至五品;其父叶景澐1984年甲午江南乡试第十五名举人,曾任敬业学堂校长、清华学堂国文教员、上海教育会会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