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陶铸在建国初期和文革前曾多次到广西桂林调研、蹲点。他办事果断,雷厉风行。他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他关心群众生活疾苦,注重经济建设。他谈吐坦诚,笑声爽朗,动作敏捷。这一切都在  相似文献   
12.
怀念老儿歌     
马卫 《社区》2011,(22)
城市里每天都发生着变化,新鲜元素不断涌现。而那逝去的事物构成了记忆中的过去。这些过去的逝去,有时却让我们生出无穷的感伤。本期居易茶座的一组怀旧小稿,也许会让读者回想起更多美好的过去。  相似文献   
13.
泗沥工作组     
汪新安 《老友》2009,(5):25-25
1959年,党中央召开了郑州会议,纠正农村工作中"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等错误。随后,各级地方党委根据中央指示精神,派出工作组,深入农村,宣传群众,兑现党的政策,以恢复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此,1960年10月份,中共上饶地委向贵  相似文献   
14.
打麦场上     
生产队打麦场上,堆着刚刚收获的麦子,金黄的麦粒圆鼓鼓的,谁见了都眼馋。下午,社员拿着筛子、簸箕、口袋,早早赶到打麦场,忙活着又筛又簸。一会儿,满场一袋袋粮食立起来了。人们擦着汗水,说笑着,手不停地摸着装满的粮袋,等会计和司秤员。  相似文献   
15.
方道行是歙县王村镇烟村一名农民。九岁开始读书,在村里上小学,上屯溪一中读的初中,当时盛行“唯成份论”,因父亲在外经商被定性为富农子弟的他,没有机会再升到高一级学校,初中毕业便回到家里,从此开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生活。两年后,因为讲了几句“饿死人了”之类的真话而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的父亲离开人世,家里的境况大不如前。为了增加家里的收入,也为了使自己活得“有出息些”,方道行自学了裁缝手艺,农闭时就在周边村庄为村民做衣服,后来还到屯溪做过两回。1979年,生产队的田地分培了每家每户,认为做裁缝也没多大出息,对靠卖手艺挣点小钱感到厌倦的他,便又把一身力气还有灵活的头脑都用到新分到的田地上去。他最早从上海农科所引进百洋芹、矮抗青等新品种蔬荒,亩收入是其他菜农的两倍,村民们都说他是科学种菜。  相似文献   
16.
王曹旭 《决策》2009,(1):I0016-I0017
全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的西南部。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农民的生活相当贫苦。1978年秋,凤阳遭遇特大旱灾,不少农户又开始准备出门讨饭。当时担任生产队队长的严俊昌,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偷偷将生产队的田地分给各家各户,实行包产到户。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2014,(4)
正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临湘县文桥公社当书记。一天,我接到县委办电话,说县委书记董志文要来文桥检查工作。这是董志文同志到临湘工作后第一次来文桥,当天傍晚,我与公社武装部长前往小桥大队迎接,见面后向他简要介绍了公社的现状和发展情况。第二天,董志文准备下大队调研,临行前他问我:听说文桥是鱼米之乡,怎么餐桌上不见鱼呀?我以为他想吃鱼,就说:公社渔业资源丰富,下午就派人到渔场捞鱼。董志文听后,知道我误  相似文献   
18.
我办黑板报     
1964年,我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那时农村没有电视,没有广播,没订报纸。社员们每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只会埋头干活。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就产生了一个念头,自己是生产队的第一个高中生,应该在广阔天地有所作为,让社员们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于是,我找到生产队长,建议做一块黑板,我负责办黑板报。队长一听,直夸我这个主意好,高兴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9.
丁辉 《领导文萃》2013,(11):77-78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关于"大老粗"干部的笑话。说的是1971年,林彪叛逃,摔死在外蒙古,全国掀起批林高潮。上面传达的文件里有一句:"林彪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生产队开批斗会,队长向大家传达说:"这个林彪很坏,走的时候还偷了马克思的一件大衣。"这个故事是否实有,无从考证,在那个"有文化基本上等于有罪过"的特殊时期,基层政权有许多这样的"大老粗"干  相似文献   
20.
华北平原上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我们选择这个样本,除其具有代表性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农民家庭30年来有着基本稳定的家庭结构,便于前后对比。到2008年,这个家庭的成员包括一对老夫妻(年龄均为67岁)、他们的儿子(35岁)和儿媳妇、他们的孙子(10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