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1976年,我存咸宁县(现成宁市)教育局工作,被抽测到县农业大寨工作队,派到西河公社北洪大队第二生产队住队。在年初工作队员的集训会上,接受了再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任务。我是一个出学校门进机关门的干部,  相似文献   
32.
王乃伟 《老友》2011,(6):23-23
3岁的孙子缠着我给他讲故事,我讲了当年下放做知青第一次赶着牛车去城里给生产队拉氨水的事情。听着听着,孙子生气了,哭着向他奶奶告状:"那么好玩的事,爷爷为什么不带我去?"我笑得差点没喘上气来。下乡那年,我19岁。一天,队长安排我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去县城化肥厂把5坛氨水拉回来。队长特意给我安排了一辆小牛车,可我不会赶车啊!队长拍着我的肩膀说:"这简单,左‘嘹嘹’,右‘啦啦’,‘驾’就是走,‘吁’就是停,再说给你挑一头最听话的老牛,保险没问题。"我知道,这是"美差",别人捞不着去,这是领导对我的关照。但对我来说,却不轻松啊。饲养室大爷给我把车套好,把氨水坛子绑牢,又放上半袋子草料,我就上路了。  相似文献   
33.
逝去的帮工     
唐山大地震后的第三年,父亲操持着要盖新房。队长把生产队新买的手扶拖拉机借给父亲去县城买木料。说拖拉机脚力快,拉得多。已是晚上8点多钟了,父亲他们还没有回家。附近的乡亲全跑进我家打听消息。小院都挤满了人。队长带着5名棒小伙沿路去寻找。时间不大,有人回家送信儿说:拉木料的车在孙坨大埝上散车了。听到这个消息,20多名乡亲就步行赶往十几里地外的大埝上。木料好不容易被重新装好,临近村庄拐弯时由于驾驶失误,拖拉机一头扎进了村北的大深坑,只有拖拉机的烟囱伸出水面。乡亲们急了,没有人吩咐就开始搭埝、找抽水机:抽水机突突地响了足有4个多小时,拖拉机刚浮出水面,乡亲们顾不上深秋的凉意,扑通扑通全跳进水里卸木料。  相似文献   
34.
小时候放暑假,农村学生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那年,队长安排我往牛车上装农家肥,满了再往田里运。  相似文献   
35.
"在扬中这绿色平安的土地上,大鹏的名字多么响亮……"从《腾飞吧!大鹏》这优美的旋律中,折射出大鹏装饰城的创始人——总经理姜金荣艰苦创业、不懈追求、诚信经营的理念。开路——独辟蹊径1974年高中毕业的姜金荣曾担任过生产队、大队干部,做  相似文献   
36.
一副春联     
陈开心 《老友》2008,(12):16-17
每每看到伍家客厅里摆设的豪华座钟、彩色电视高档花瓶及真皮沙发、玻璃茶几、家庭影院等,我就想起一副春联,一副由伍创作书写并贴在堂屋门楣上的春联。  相似文献   
37.
仓库     
彭学明 《社区》2013,(5):57-58
仓库,总跟田园、庄稼连在一起。仓库和田园、庄稼。就像动物的肚子与五脏六腑。肚子是仓库。田园和庄稼是五脏六腑。一个粮仓的肚子,装尽天下的五脏六腑。那时候,每一个小生产队都有这样一个仓库,每一个仓库,就是这样的一个肚子。  相似文献   
38.
王伟 《老友》2013,(7):13-13
1939年,周恩来夫妇几经辗转来到重庆后,周恩来将父亲周贻能和岳母杨振德一同接到重庆化龙桥红岩村的八路军办事处居住。周恩来夫妇非常孝顺老人,无论工作如何繁忙,总要抽出时间看望他们,嘘寒问暖,以尽孝道。1942年夏天,67岁的周贻能因病去世。1942  相似文献   
39.
故乡的场沿     
场沿,就是秋天打粮食的地方。人民公社时代,农村是生产队的时候,收获的庄稼集中打晒,场沿的规模相当大,成为乡间迷人风景。我曾经历场沿的那个最风光年代,至今一想起它,就有一种温暖的记忆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40.
狄马 《社区》2013,(11):30-30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去外婆家.见天亮以后外婆为我们煮饭,觉得很奇怪,就问道:你们怎么在白天吃饭啊?外婆也觉得很奇怪.反问:你们吃饭不在白天,难道在黑夜啊?我说:我们一天两顿都在黑夜。外婆一听这话,就扑簌簌掉下泪来,哀叹说:你看这世道!把娃娃都搞得分不清晨昏了。她说的“分不清晨昏”,指的是我们那时的生活状态。父母天不亮就到生产队的梯田或坝梁上挖土,一直要干到半夜才能回来。我们这些孩子就只能跟着大人的作息,凌晨四五点吃一顿饭,半夜里再吃一顿。时间长了就以为凡是饭都要在黑夜吃,白天吃反而很奇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