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61.
看坡     
前不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70年代,一个穷山村有位老人常年给生产队看坡,但一年下来总会丢些玉米地瓜。村里有个年轻人对此不满,主动请缨要干好这个活。他严防死守,只要有人偷庄稼  相似文献   
62.
刘传军 《老年世界》2008,(16):24-25
父亲是个最普通的庄户老头。他的大半生是在生产队里度过的,给队上养猪。无论炎热酷暑,还是凛冽寒冬,父亲那瘦小干枯的身影,都是在猪舍里忙碌。那时候粮食奇缺,人尚且有饿肚子的时候,猪当然只能靠放养。最惬意的是秋收之后,天还不亮,父亲就鞭儿一甩,赶出猪群,只要天好,不见星星不回家。  相似文献   
63.
三十六岁,我的本命年到了。一入冬,娘就在电话里叮嘱我,别忘了买一件红棉袄穿。我平时不太喜欢红颜色,总感觉刺眼。但今年不同了,颜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审美情趣也就变了。我说,好的,周末就出去买,过年的时候穿着回家,给您和爹看看您闺女多喜庆,多结实。  相似文献   
64.
正当不幸向你袭来时,你是就此倒下,还是昂首向前,从容面对?大姚县新街乡团山村退伍军人、共产党员黎兆彪身残志坚,19年的病床生涯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诠释。虽是冬日,但中午的阳光从窗子射进来,使不太宽敞的小屋有了阵阵暖意。像往常一样,黎兆彪吃力地撑起身子,在被子上铺上塑料布,操起篾刀,编织起小背篓,由于双腿失去知觉,不能挪动,整个编织的过程都是在床上半躺着进行。而这样的生活,黎兆彪已经坚持了19年。  相似文献   
65.
母亲印象     
萧波 《办公室业务》2012,(20):60-61
<正>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我,一眨眼,人生已过半。每每忆旧,印象最烈者当属母亲。我出生在华坪县船房乡高桥村的一户贫苦农家,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我有记忆起,因为父亲做得一手好木活,常被生产队抽到外地建水库、修国道,架桥梁,因而与我朝夕相处的就是母亲。或许,这便是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主因。母亲特别勤劳能干。她无日不劳作,总是闲不住。由于父亲常年不在家,女人干的活,她全都要干;男人干的活,她也得拼命去干。她那娇小的身躯,承载着比其她农妇更为沉重的负荷。  相似文献   
66.
《中外书摘》2014,(12):58-60
一语言,是有黏性的。我至今把乡政府叫作公社,把村委会称作大队,甚至提醒儿子该去上幼儿园了,“育红班”这个词儿有时还会先在脑袋中转个圈儿。这么土的人,固然属于极品。不可否认的是那个时代的影响之深。如果公社是总部,那么大队是事业部,生产队则是分公司。普通农民,是生产队的员工。我好奇的是,生产队是怎样运转的呢?北司徒村,共一个大队,九个生产队。  相似文献   
67.
情人宴     
这些年来,每当情人节来临,看到情人们在饭店、酒楼,出双入对,排场吃喝,总是感慨万分,忍不住想起当年上山下乡时的一次精美而又别具一格的盛宴。静是我在文艺宣传队认识的,我是下放知青,她未下放。我的笛声撞着她的(舞)腰,她便找到生产队来了。  相似文献   
68.
朱瑞华 《老人世界》2008,(12):22-22
1968年,我下乡插队。在农村,老乡们不叫我名也不喊我姓,都称我“大夫”。我何负此雅?这要从头说起。一天早晨上工,刚到生产队,就见保管员一瘸一拐地对我说:“我昨晚睡觉受风了,腿疼。”我对他说:“我跟一位医生学过针灸,有一定基本功,我给你扎两针吧。”开始他不同意,但腿疼不减,走路困难,无奈之下只好半信半疑答应了。  相似文献   
69.
樊成甫 《今日南国》2013,(10):10-10
农历廿五,生产队杀了一头年楮,父亲把分得的猪肉拿回家,我口馋得不得了,闹着要煮肉吃。结果,父亲不仅没煮肉,反而因我的吵闹烦了,给我“吃”了两巴掌,疼得我泪水直流,吓得声音都不敢出。  相似文献   
70.
《中外书摘》2010,(5):32-35
时任陇西县委书记的张自强同志说:陇西县的农村改革(包产到户)是在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党委、政府领导百般无奈的情况下,1978年秋季首先在碧岩公社红崖湾生产队秘密进行的。现在看,这没有什么,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是有极大政治风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