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88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135篇
管理学   2037篇
劳动科学   166篇
民族学   772篇
人才学   249篇
人口学   95篇
丛书文集   5243篇
理论方法论   949篇
综合类   10823篇
社会学   1339篇
统计学   389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572篇
  2022年   563篇
  2021年   745篇
  2020年   735篇
  2019年   696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453篇
  2016年   613篇
  2015年   959篇
  2014年   1956篇
  2013年   1593篇
  2012年   1462篇
  2011年   1564篇
  2010年   1561篇
  2009年   1537篇
  2008年   1631篇
  2007年   1048篇
  2006年   926篇
  2005年   771篇
  2004年   583篇
  2003年   534篇
  2002年   362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31.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庆作为资源型城市,在“十二五”时期,如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战略部署,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全面实施“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实现其以产业升级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学界关注.探索构建产业升级与生态文明联动的二维联动模式,探索发展路径:从完善城市功能角度进行产业升级;从发展接续产业角度进行产业升级;从发展替代产业角度进行产业升级,其最终目标都是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32.
新疆维吾尔族生态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吾尔族作为新疆13个世居民族之一,长期生产生活在新疆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中,使其形成了朴素的生态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新疆维吾尔族生态文化思想,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这不仅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补充道德资源、提供文化依据,同时也能够为促进新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疆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33.
生态管理:传统项目管理应对挑战的新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管理的内涵及在欧美的实践情况,然后在阐述生态管理对传统项目管理的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项目管理的亟待创新之处,最后说明了推行项目生态管理的重大意义并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34.
本文分析了控制自然的价值观念背后的本体思维之价值域屏蔽,以及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现代人类型的转变。实现本体思维的伦理转换,回到生活世界,重新认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由此带来了人类文明路径中世界观、价值观的提升与转换。  相似文献   
235.
马驰 《社会科学》2008,4(2):168-174
讨论生态美,不仅要关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重要的是还要关心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作为后发展国家,我们固然要避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种种失误覆辙,也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我国古人的生态智慧.要从学理上研究生态美学,就应关注人类文明的转变方式,并上升到哲学的层面加以关照.  相似文献   
236.
生态文学的发展生态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学日益成为文学界关注的热点。立足于我国生态文学的发展性,关注生态文学的发展生态,以利于推动它的发展,成为当前切要的问题。我国的生态文学表现出"五个结合"的特征,在生态思想、创作领域和社会精神文化建设诸方面取得了具有开拓意义的成就,但还存在创作规模和质量不够、研究条件和批评理论系统化不足的问题,需要在优化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方面作好应对。  相似文献   
23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对自然资源价值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应把自然资源纳入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等因素在内的社会大环境中,确立符合时代要求并具有责任、公平、和谐、永续价值取向的自然资源价值观,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38.
能否在资源、环境、人口等众多制约条件下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城市化道路,这既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更是中国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贡献。文明化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的发展,必须大力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市化的文明化。  相似文献   
239.
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技术风险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各种技术风险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对技术风险带来的越来越多的生态难题,我们应从技术伦理的角度进行反思,重新审视人与技术的关系,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出发点,以生态伦理为导向,在制度、技术和观念等方面克服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240.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随后,2008年11月,省委、省政府适时地作出了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在全省形成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两圈一带、双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至此,湖北17个市州(区)的经济发展蓝图全部纳入其中,标志着区域发展战略覆盖到全省,湖北发展进入区域协调共进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