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71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57篇
管理学   2845篇
劳动科学   362篇
民族学   622篇
人才学   808篇
人口学   458篇
丛书文集   3187篇
理论方法论   1731篇
综合类   10862篇
社会学   7263篇
统计学   95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616篇
  2014年   2580篇
  2013年   1907篇
  2012年   2224篇
  2011年   2917篇
  2010年   3030篇
  2009年   2669篇
  2008年   3055篇
  2007年   1715篇
  2006年   1997篇
  2005年   1236篇
  2004年   1069篇
  2003年   635篇
  2002年   523篇
  2001年   496篇
  2000年   366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41.
人生在学习上的选择有多次,但最为重要的选择有两次,一次是高考的选择,另一次是大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它们都对人生命运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从家长的角度,从管理者的视野,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青年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42.
邢鹏  鲁橹 《老年人》2004,(4):24-25
65岁的孙秀玲,饱经岁月风霜的浸染,如今满头白发,病也多了起来。然而,熟悉她的人都说,这是一个十分要强的老太太。10多年来,她凭着只有高中毕业的文化底子,专心致志地从事发明创造,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她研制的全球区时钟表和尿便输导器等,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本文记述的是她与残疾女儿相依为命,在逆境中发愤图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感人故事。1982年,孙秀玲与丈夫协议离婚,结束了无休止争吵的婚姻生活。由于孙秀玲身体差,且工作单位———济南市第二仪表厂效益不好,根本没有能力抚养患先天性脊椎裂的重残女儿,所以将女儿让给了丈夫抚养。不…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李倩 《老年人》2004,(9):30-30
我的奶奶是当老师的,虽然退休多年,但她教书育人的热情丝毫未减。今年,她来到我家,把教育学生的那一套全搬到我的身上,对我的要求可严厉呢。一天,我做完作业后,坐下来练钢琴。我以为奶奶不懂,应付着弹了一会儿,就准备出去玩。没料到,奶奶叫住我,说我今天练琴的时间不够。我反驳  相似文献   
146.
苏轼流放柳州的时候,当地的朋友设宴款待他。席间有一个苏轼制的小书童,名唤歌奴。当有人问歌奴,是否想家时,歌奴答曰:吾心安处便以为家。  相似文献   
147.
钟玛 《现代交际》2004,(8):70-71
三年前,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暂时告别这湍急的“时代潮流”,告别我从内心厌倦的那种熬够8小时的工作模式,告别单位里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以及索取不尽的无数欲望,让自己做了一回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  相似文献   
148.
《领导广角》2002,(6):27-27
  相似文献   
149.
《子夜》的创作出自生活,并非出自理念,也不是“主题先行”——茅盾的创作思想的基点是以生活为基础——当时社会性质的论战并未改变《子夜》出自生活的事实——《子夜》的人物来自生活——《子夜》写作计划的变动、缩小,正说明作家对从生活出发的创作原则的坚持和遵循——《子夜》对工运的描写缺乏生活依据,但这绝不等于整部《子夜》是理念的产物,是“主题先行”。  相似文献   
150.
《社区》2002,(18):48-48
调查显示,有78%的老年人对商品住宅配套设施及户型设计有特殊要求,有50%的老年人希望购买与儿女靠得很近、便于互相照顾的亲情式连体户型。住宅开发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适应不同年龄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居住行为也就成了地产开发中面临的新课题。 河北石家庄市的张先生自称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前些天,他为了照顾日渐年迈的老人,在楼市寻寻觅觅,想找两套位置相近、面积适中的商品房,不料乘兴而去、失望而归。不是房屋面积过大买不起,就是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