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50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104篇
管理学   2581篇
劳动科学   87篇
民族学   222篇
人才学   785篇
人口学   111篇
丛书文集   2727篇
理论方法论   515篇
综合类   7446篇
社会学   1604篇
统计学   395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03篇
  2022年   324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408篇
  2014年   1781篇
  2013年   1094篇
  2012年   1181篇
  2011年   1177篇
  2010年   1033篇
  2009年   1194篇
  2008年   1318篇
  2007年   893篇
  2006年   701篇
  2005年   706篇
  2004年   535篇
  2003年   534篇
  2002年   431篇
  2001年   480篇
  2000年   404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外资主导产业网络下,内外资企业间的知识转移过程不能自动实现,本地企业升级特别是功能升级和价值链的升级面临困境.特别是对于本地企业的高端升级意愿(包括功能升级和价值链的升级),外资企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采取了战略性隔离策略.因此,促进本地企业突破困境的升级,必须采取培育高级要素、激励自主创新、促进本地关联、提高谈判能力、利用集群多价值链等升级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2.
通过对图书馆馆员个人学习和工作相关的学习实证调查,论述了工作中的学习对图书馆馆员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对工作相关学习产生的条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三种不同类型的独立学习过程,并对这三种学习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3.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阅读梳理,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对教学论中一对典型的矛盾——“知识”与“经验”进行了初步的剖析、审视与思考。在理论层面上笔者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简要分析了此对矛盾对教学论理论研究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并在实践层面初步分析解读了教学论实践领域中存在的两种偏颇现象——将特定种类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挂钩、中小学教学的过度“学前化”、“大学化”,进而借助此对矛盾在理论与实践的作用表现,通过梳理分析、演绎推理的方法上升提炼出了教学论的本质问题:“既定”与“未定”,以期许为教学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者带来一些新的思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164.
智能学习平台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广泛使用,而平台上用户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效果,也是保证平台用户粘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课题从TOE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大学生在智能学习平台上进行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展开调查与分析。课题针对福建高校在校大学生所使用的超星等智能学习平台的使用现状展开数据调研。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用户个体自我效能感、高校引导氛围、平台的技术支持程度和激励机制与知识共享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而,课题基于数据分析结果,从高校的知识共享引导氛围层面、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层面、以及平台的技术支持层面和激励机制层面分别为高校和平台设计者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5.
文章在给出国家图书馆及其社会形象定位概念含义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的三个基本依据,指出国家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有四个内容要点:托物赋形、表达职能、揭示属性和阐明地位。认为“纵横结合”或“经纬交叉”定位是国家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的合适方法,国家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应定位于“以知识存取为核心的公共文化天堂”,并重点阐明这一定位的内涵。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得出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定位是“以知识存取为核心的顶级公共文化殿堂”。  相似文献   
166.
167.
168.
169.
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理念经历了从“权威为本”向“证据为本”再向“互构实践”的转型过程,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从“割裂性”转变为“更深层次的融合”,逐步迈向“互构性”动态结构,这为解决我国社会工作在知识体系和理论建构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理念的历史脉络,总结分析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建构与实践之间的历史互动关系以及“互构实践”发展趋向;其次,解析了“互构实践”的三层意涵,探讨了“互构实践”的核心理念及其相互关系,发现“知识”与“实践”的“互构性”关系建构促成了更深一步的方法综合与行动反思;最后,结合国内研究与西方经验,总结了树立促进“知识”与“实践”之间深度融合的意识、拓展基于“主体性”与“社会性”的本土反思性知识结构、发挥“专业知识共同体”在长时段、持续性实践过程中的角色功能等启示,以期为中国社会工作知识体系整合与理论建构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