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刘清涌 《源流》2012,(17):69
天涯何必结同心,一卷离骚到处吟。行看江南春草绿,空谷莫愁少知音。清代书画嗜宿,兰草知音郑翁板桥这首咏兰诗,扣动了多少爱兰者的心弦。兰花本是山中草,"只为芳馨重,求者遍山隅",不愁少知音。古往今来,皇公卿相,平头百姓,文人雅士,农医艺兵,皆有爱兰者。然又不是任何人都会成为兰的知音。人各有志,人各有情,人各有求,人各有爱。唯有与兰有缘者,方会成为兰的知音。此之所谓气味相投者也。人与人,人与兰皆然。余潜心觅兰、养兰、习兰、赏兰、研兰多年,为文多篇,著书多卷.言兰纷纷扬扬,博说杂陈。  相似文献   
82.
刘勰提出的审美鉴赏理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指明了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主要区别,这一观点成为我国重要文学批评理论的方法。究其渊薮,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开创了读者中心论的先河,《淮南子》、《文赋》进一步阐发,直至刘勰的《文心雕龙》方初具规模,后经钟嵘、宗炳等人努力,终于形成我国独具一格的文学批评标准"味外之味"。  相似文献   
83.
她是明白女子,她何尝不明白,假设蔡将军活着,他们之间,或者也就是一段佳话,如此而已。1916年11月8日,患喉结核的蔡锷将军在日本病逝,年仅34岁。小凤仙得知此讯,痛不欲生。高山流水觅知音,他是她人生最大的亮色,谁知只是那么短短的一瞬间,他就如流星一样划过夜空,永远从她的生命里消失了,这让她怎么面对以后的漫漫人生呢?  相似文献   
84.
文学表象是由个体来完成的,其中渗透着个体的生命理解、情感宣泄以及生命意志,它的终极目的是个体生命真理感的表达。拥有相近生命真理感的不同个体构成了一个潜在的群体,文学是把这一潜在群体中的个体联结在一起形成显在群体的方式之一。个体生命真理感与群体生命真理感在文本中有四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作者和读者以自发的生命真理感自由地进行交流是文学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85.
水仙花生活在北美华人受到极度排斥的时代.她拒绝接受当时的报刊媒体对华人的“黄祸”式丑化、异化、扭曲的类型化表征,选择用自己的笔“在报纸上为华人作战”.她在短篇小说《天山的知音》和《摇曳的影像》里质疑、批判美国媒体权利的支配使用,鞭挞媒体参与其中的体制化种族主义排华,揭示报刊媒体采用文化帝国主义方式生产有关华人族群文化的知识的不可靠性以及该知识在主流媒体的流通对华人社区造成“暴力性”伤害.  相似文献   
86.
6月18日,第三届科技外交官论坛在第七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期间举办,15个国家的29位大使、科技参赞以及商务官员以环保节能、新能源为主题对本国科技项目和合作意向进行了推介。  相似文献   
87.
本文是论述屈原与司马迁文化传承关系的系列论文之一。文章认为,历封建时代两千年,屈原和他的作品,评论者众多,可是真正的知音刚寥寥可数.贾谊、刘安、王逸、刘勰、洪兴祖、朱熹、蒋骥等,对屈原都怀有同情、崇敬之情,对其作品也有相当的认识,但却缺乏真正的心灵沟通.而只有司马迁堪称屈原最早的、真正的、最深的知音,他们的心灵契合了.  相似文献   
88.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藉“知音”一词比喻文学鉴赏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领神会,探讨文学鉴赏的问题,《知音》篇是刘勰关于文学鉴赏的一篇专论。《知音》篇对文学鉴赏作出的创造性的探索,是西方的文艺理论所不能诠解的,对于我们探索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诗文鉴赏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极好的借鉴。刘勰《文心雕龙》在评论历代作家的创作和总结文学创作经验时,对知文之难有切实的体会;在《知音》篇中用大半的篇幅论述文学鉴赏之难,并从“知实难逢”和“音实难知”两方面来分析原因,提出了文学鉴赏必备的素质和基础,说明文情难鉴,乃千古恒一。  相似文献   
89.
元尚 《北京纪事》2010,(6):100-102
马建超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见了他好几次,才算把他收藏古玉的故事打听了出来。他自认和古玉有缘分。小时候,他奶奶有一块清代玉佩,打他记事起,奶奶总把那块玉佩给他玩。也许是天意,也许是机遇,马先生就这样从懂事起,对古玉产生了一种浓浓的兴趣。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