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56篇
  免费   823篇
  国内免费   188篇
管理学   5942篇
劳动科学   339篇
民族学   567篇
人才学   934篇
人口学   211篇
丛书文集   11464篇
理论方法论   1950篇
综合类   16471篇
社会学   2211篇
统计学   1578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405篇
  2022年   411篇
  2021年   549篇
  2020年   538篇
  2019年   605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466篇
  2016年   529篇
  2015年   864篇
  2014年   1941篇
  2013年   1798篇
  2012年   2112篇
  2011年   2429篇
  2010年   2257篇
  2009年   2847篇
  2008年   4009篇
  2007年   2873篇
  2006年   2711篇
  2005年   2058篇
  2004年   1866篇
  2003年   1949篇
  2002年   1827篇
  2001年   1786篇
  2000年   1393篇
  1999年   698篇
  1998年   530篇
  1997年   417篇
  1996年   370篇
  1995年   279篇
  1994年   292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咏涛  李东明 《理论界》2005,(2):174-175
在日本的“护送船团”体系中,主银行系统作为日本式成长的引擎,采取低利率运营和质量保证体系等手段有效地促进了日本产业的发展,保证了日本在自然资源贫乏、储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欧美的赶超,但由于本身存在的制度偏颇、缺乏战略认识和战略转变,也促成了资本的过度流动及经济的泡沫化。面对日本十年的经济停滞和大量的不良资产,我们不得不对日本的主银行体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52.
中日经济关系的制度环境与技术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磊 《日本学刊》2005,(6):128-138
中日经济关系的实质,是两种不同的市场经济体系以及支撑这些市场经济体系的生产组织方式与主导产品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前者构成了中日经济关系的制度环境,而后者则是中日经济关系的技术基础。依据产品建构理论分析中日经济关系演变的趋势,尽管在一些产业中两国间的竞争会变得比较明显,但是中日经济关系的制度环境与技术基础决定了今后较长时期内两国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互补而不是直接竞争。值得注意的是,两国产业竞争与合作形态的变化有可能降低中日经济关系对中日关系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53.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提出了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人们的思想随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新形势下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加以研究探讨和改进。怎样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恰到好处,既适合职工的口味又能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呢?这就需要摸清当前职工的思想状况,根据职工特点“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54.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促进四川经济发展新跨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时代的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经济内涵是:到2020年使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并相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缩小收入差距,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足。而要实现这一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其经济基础就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由以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以工业经济为主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和发展过程。工业化不仅意味着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大幅度增加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而且意味着将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55.
科学发展观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即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的政治理念、政治优势和执政能力的提高;科学发展观是党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的重要创新;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56.
开放型社会条件下以集体和社会为本位的单一的传统价值观正在全面走向多元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内部制度和观念的变化引起价值观转变,这属于内部动因;二是外部社会制度和观念对固有价值体系的冲击和影响,这属于外部动因。价值观多元化是社会进步的衍生物,因而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价值观的多元化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提高了个体的主体地位和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57.
和谐市场经济意蕴“以人为本”的人学旨趣;和谐市场经济蕴涵“人的现代化”的人学追求。和谐市场要以人为根本目的,要以思维方式的改革为根本手段,要以实施人才战略为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8.
目前我国投资基金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也初步确立了我国投资基金的政府监管体制。但总的说来,我国投资基金法律制度建设比较缓慢,对投资基金的管理相对滞后,从而导致投资基金监管体制也不够健全。本文在回顾投资基金监管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现存投资基金的监管制度做了简要评价,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与缺陷,最后提出了投资基金监管体制健全完善之建议。  相似文献   
59.
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把国有经济作为实行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可以说是我国作为发展市场经济时间不长的社会主义国家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国有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既可以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根本制度优势 ,实现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导作用 ,又可以满足我国在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定宏观调控需要。因此 ,把国有经济作为调控手段 ,通过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来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 ,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0.
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带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培育地方经济优势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是当前乃至今后必须深入思索,潜心运筹的重大而复杂的实践,也是人们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驾驭经济走势能力的重要标志。在谋划经济优势方面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握市场取向与地方实际的结合点,顺则成功,悖则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