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91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19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31.
通过对于天圆地方宇宙观的提出及观念形成的探讨,论述了蕴含于其中的空间结构关系;探讨了具有天圆地方型制与深厚文化寓意的方孔铜钱货币符号的演变及铸造工艺,并由此阐释从秦半两到通宝铜钱铸造的天圆地方型制延续的文化动因与所发挥的政权、神权、货币符号体系集于一体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232.
《决策》2012,(10):110-111
八百里皖江奔腾东流.在此回旋北上,形成世抖大河流域的第七湾;青弋江缓缓从皖南山间走来.在这个湾口与皖江交汇.于是一座城市在两江交汇处形成,这就是芜湖。  相似文献   
233.
徐卫民 《唐都学刊》2010,26(1):43-52
秦帝王陵是秦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皇权至上与生死观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也是当时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结晶。在重视礼仪孝道的中国古代社会,陵墓是生前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研究秦帝王陵对于研究秦文化及中国古代陵墓制度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234.
幸福赋     
秦草 《唐都学刊》2012,28(3):73
西安市第六十五中学,居渭水之滨,处秦岭之阴;位千年古都之东北,立西安灞桥之新合。师长东望骊山之晚照,倍感施教之乐趣无穷;学子西闻晨钟又暮鼓,愈显勤奋之努力不已。泾渭分明汇流其北,漕渠古道蜿蜒其南,环境幽雅,人杰地灵。  相似文献   
235.
碣石有遗篇     
如今,站在曹操当年临风瞩目的秦皇宫遗址上,南望碣石和洪波涌浪,胸襟在海风的鼓荡下,自然心神腾越,颇有超然物外之感。这一刻,时空似乎都可以忽略,大海就是一切。到止锚湾,循着当年曹操从柳城得胜回鞭的路线,于此观沧海,望碣石,想象曹公包蕴星汉、吞吐日月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已成为我多年来追溯辽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脚下就是绥中东戴河海滨胜地秦皇宫遗址,自然景色依然如曹操《观  相似文献   
236.
秦雍都的城市轮廓是不规则的方形,有外郭城和城壕。城内规划布局整齐,按照“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城市规划思想布设宗庙、宫殿、市场等标志性建筑,建筑呈左右对称状,城市有了中轴线。雍都的城市形态在我国都城规划史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7.
秦汉王朝对岭南地区越人的战争,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战争,从客观效果来看,战争总体上起到了一种开路的作用。伴随着战争的影响,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都得到了开发,大大加快了岭南地区的发展速度和进程。第一时期的战争给岭南地区带来的主要是政治影响,即把岭南纳入内地王朝的正式版图,使之与内地在政治制度上保持一致,即是解决岭南地区的政治归属问题。第二时期的战争影响除具有巩固政治影响的作用以外,更多地显示出了经济、文化上的影响,即改变岭南地区原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原始习俗。  相似文献   
238.
“封泥”,又称泥封,是将印章按到泥上,用来作为实物和木制牍函封缄的凭证,是其时传送文件的保密措施之一。其使用自战国直至汉魏。晋以后,随着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书信的来往,才不再使用封泥。文献中关于秦封泥的记载甚少,20世纪90年代在西安西北郊汉长安城遗址上出土了大量秦封泥,且封泥中有不少是关于秦的宫殿苑囿方面的内容,这为我们研究秦的宫室苑囿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39.
楚秦法律之间的冲突与互补、碰撞与融摄,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法制演进的基本走向.比较楚秦法律的异同,探讨其规律,挖掘其精髓,寻求其与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某些共通精神,是一项具有较强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工作.本文并非对楚秦法律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只是从地理位置、生活环境、综合国力、历史状况、吏治观念、思想基础、价值取向、法律渊源、法治精神、法制理念等诸多方面,对楚秦法律的社会文化背景作了简要的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240.
"书同文"传统作为政治因素对中国早期书体嬗变的影响常常被忽视。秦文字书体嬗变时常伴随"书同文"传统的影响。"书同文"传统主导了以秦文字为代表的周秦一脉文字书体的嬗变,确保了秦文字书体的演变始终位于中国文字书体发展的主线之上。西周末年《史籀篇》的整理引导秦文大篆进行规范性重塑:正体大篆进一步向规范、整饬化方向发展;俗书简牍写本向解散篆构方向发展,引发秦文隶变。秦国兼并战争期间的"书同文"更是以完整的体系,渗透到官私文书中,加速了秦文隶变。秦始皇"书同文字",颁行标准小篆,实际上是以规范至极的篆书终结了古文篆书时代,将秦隶推至历史的前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