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47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中国美术史上,以文同、苏轼、赵孟頫、吴昌硕等为代表的湖州历代文人画家群体,其"以书入画"的理念与实践,形成了中国画以抒发主观情感为主旨,诗、书、画、印同构为艺术特征的新格局,对中国画的美学追求和发展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研究和梳理这一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文化现象,剖析其文化渊源、发展轨迹及成因,以期为当代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92.
《老友》2014,(8)
正多看展览。投资字画,需要多学习。多看展览是一条捷径。现在展览很多,不妨多看看、多跑跑,了解不同画家的艺术风格、笔墨语言。如在画展上遇见心仪的艺术家,争取与他多交流,从他那里多了解一些相关信息。这些对一个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到你的判断力。找艺术顾问咨询。艺术顾问不仅可以帮助你确定投资方向,选择艺术家,还可以帮助投资者鉴定真伪,确定藏品质量。艺术顾问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三点:判定作品的真伪、评判作品的优劣、评估作品的价格。  相似文献   
193.
正墨竹是中国古代文人题诗作画的最爱之一,一方面是借墨竹来寄托、展示虚心有节、枝叶常绿、不怕风雨的君子风骨,另一方面墨竹在学习、创作时方便宜行:工具简单,一张纸、一支毛笔、一碟墨水即可;技法简明:"一叶扁舟、二笔燕尾、三笔成个字"。点、线、面构成画面不但好看,且意境高雅,故千百年来受画家喜爱、收藏家追逐。周凤甫的墨竹却另辟蹊径、独树一  相似文献   
194.
自唐代产生边塞诗歌以来,一直到清代,边塞诗人辈出,但没有产生边塞画家。作者从边塞诗中受到启发,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探索边塞画,对表现技法进行创新,由此拓宽了中国山水画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5.
浙江水彩画“笔墨”民族化是弘扬民族文化和水彩自身发展的需要,它通过借鉴中国画的笔墨形式,较好的融入东方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浙江的水彩画家群体通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了刚健雄浑、柔和优雅与奔放潇洒等多种笔墨风格。浙江水彩画“笔墨”民族化的进一步发展,除了继续向传统和自然学习外还要适当融入当代文化。  相似文献   
196.
马明 《山西老年》2012,(12):22-22
仓夷,原名郑怡进,1921年生于新加坡一个华侨工人家庭,祖籍福建福清县渔溪乡石竹村。仓夷从小喜欢读书,先入新加坡光洋小学,后进入华侨中学。因家境贫寒,一面读书,一面给一家店铺记账,以补助学费不足。仓夷勤奋好学,功课出色,深得师生好评。他酷爱读中国历代英雄史书,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深深刻在他心中。他常常把这些故事和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津津乐道地讲给家人和同学听。  相似文献   
197.
论中国绘画的形构特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悠久的绘画历史,积淀了丰富的笔墨技法。它的程序性和符号性凝聚了中国文化的品位和气质。作画者一旦熟练地掌握工具和笔墨技法,他的作品将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198.
在中国画向现代形态的转化中,许多人以西方绘画及其审美价值取向作为标准,否定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体系,而没有注意到中国画在传统基础上自身新变的事实,表现了对民族艺术的浅见和虚无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199.
“六法”是中国画理论体系发展的基础 ,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思想内涵 ,只有领悟、糅合“六法”的精髓 ,才能不断的促进中国画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促进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才能不断丰富中国画的绘画语言与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0.
在经济关系、意识形态和民族习惯互不相同的社会条件下所形成的绘画形态中,讲究"笔墨情趣"与"离形得似"的中国绘画抽象形态表现形式,它作为中国人把握世界的一定方式的特征,作为中国画家的生活与创作活动的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对中国传统绘画中讲究"笔墨情趣"与"离形得似"抽象形态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使中国绘画的抽象性表现更加丰富,更加完善,使其在绘画中的作用更加显著和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