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6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50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00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理解试题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从转折对比、数字年代、举例子与打比喻、主题句、定义结论几方面浅析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读理解题的命题特点。  相似文献   
52.
在以人为本的宏观背景下,近几年英语高考试题表现出了明显的人文主义倾向,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五维培养方向,这很值得我们关注.本文试通过对近些年浙江省英语高考试卷的对比,来分析这种倾向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53.
54.
田梦 《领导文萃》2007,(8):157-157
问题156:一般来说管理者在授权的同时,必须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控制。若控制的范围过大,触角伸得太远,这种控制就难以驾驭。你若作为管理者该如何做到既授权又不失控制呢?请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55.
"德育答辩"是基于叙事疗法的工作理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尝试,二者具有以故事叙说为基本途径、注重营造温暖支持的氛围、外化与解构问题、寻找特殊意义事件、引入见证人巩固正向力量等共同特征。德育答辩活动帮助大学生实现了自我教育,变"隐患"为教育资源,使良好的校风学风通过朋辈教育得以传承,使教育过程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教育",使学生从"受教育者"变为"故事叙说者",使教师由"教书匠"变为"见证人",有效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6.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文科综合卷中政治情境材料式论述题的命题日益完善。这类题型信息量大,取材范围广。设问角度巧,考查功能多,难度较高,区分度强,显示了高考试题的时代性,人文性和灵活性,同时克服了传统题型使考生死记硬背、猜题押题的现状,也因如此,此类题型得分率不高,在高考复习备战中加强此类题训练尤其重要。下面我将以2012年高考江西文综卷第39题为例,浅析此类题型的特点及解法。  相似文献   
57.
王崴 《现代交际》2014,(3):254-254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由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大规模标准化的英语考试,几乎所有高等院校对此项考试都给予一定的重视。近些年来,教育部对其进行了多次的改革和调整,题型有删减也有相应变换,而翻译试题仍然是一直沿用的题型。本文将对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调整进行分析,提出对高等院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的建议,期望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8.
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是一份很灵活的试题,体现了稳中有变的命题原则,反映了活的思想,活的要求;重在考察知识运用,体现了试题的“活”。在考察知识应用时,试题的“活”又体现在死的知识,用活的方式去考察;用所学过的课本知识解决没有见过的题目,体现了“试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特点。它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对今后的高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舒友钊 《科学咨询》2010,(16):111-112
1实验探究的背景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在“铁和铁的化合物”一节已经学习,因其不稳定性,很难制取纯净的Fe(OH)2;接着学习了电解原理,提到若以Fe为阳极进行电解可能制得Fe(OH)2;在电化学知识板块,常常出现Fe(OH)2制备的相关习题,甚至在高考试题中也多次出现Fe(OH)2制备。  相似文献   
60.
何晓颖 《经营管理者》2009,(21):254-254
审前程序的改革是民事诉讼修改的重要方面,而强制答辩制度的建立又是审前程序改革的重要内容。构建我国的强制答辩制度,关键在于如何在实现强制答辩制度的科学性与我国司法现状之间寻求平衡。原则上,应确立合理的强制答辩失权标准;具体制度上,应在强制答辩失权的制度框架之下,对实质性及基础性事实进行强制答辩的要求,同时确定相应的强制答辩失权的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