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2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694篇
劳动科学   40篇
民族学   58篇
人才学   287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512篇
理论方法论   391篇
综合类   1813篇
社会学   1007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介绍了信息素养的内涵,论证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阐明了高校图书馆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最后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42.
现今信息时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还应具备信息素养。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的预备主力军,他们的信息素养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实力,也关系到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问题。本研究以Z民族大学为田野调查点,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定量(问卷调查)和定性(个体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并基于文化适应理论模型框架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进行阐释分析。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是其信息素养构建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与其文化适应能力紧密相关。同时,分析讨论了西方文化适应理论模型在阐释我国民族高等教育问题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憾。  相似文献   
43.
近代以来,科技翻译有力推动了我国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化,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科技翻译事业仍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对科技翻译职业带来诸多挑战的背景下,探讨了当代科技译者面临的职业难题与对策,以及科技译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青年译者宜利用好新技术,产出更优质的成果,并调整职业规划,将翻译与专业方向相结合,成长为复合型人才,以翻译为核心竞争力胜任多种专业工作。为应对科技文献的新特点,优秀译者需具备坚实的翻译能力基础、充分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基本的翻译理论素养。同时,译者还可培养编辑、写作等能力和专业敏感度、跨学科视野等综合素质,从而满足职业融合的需要。  相似文献   
44.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是国家基于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以数字信息技术赋能乡村建设,助力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而做出的时代选择。数字信息化时代下,正确把握内蕴于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之间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有助于厘清当前数字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和内在逻辑,探索数字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的重要路径: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创新社会参与渠道、构建乡村治理平台与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从而更好地实现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的融合,实现乡村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5.
渝北实验小学于1999年命名为“重庆市示范小学”。以此为新的起点,学校进一步确定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是教育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即师资和学生素养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把人的发展看做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二是教育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即学校在管理体制、用人机制以及物质环境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6.
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信息的获取、交流、分析以及信息检索和评估的能力。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更多关注信息技术的工具论和文化论的有机融合,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注重与现实情景的联系,根据社会发展来学习信息技术。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笔者通过实践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47.
信息素养概念比较及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碧  刘文  曾巧 《科学咨询》2006,(7):44-45
信息时代呼唤信息素养,本文从信息素养的概念出发,分析归纳了信息素养定义的三个方面,并从这三方面基本技能、思考技能和个人素质论述了信息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48.
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是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培育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显著提升,但在文化认知、思想观念、践行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新学生观念形成主导、提升教师素养进行引导、抓好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疏导、创新活动形式着力倡导。  相似文献   
49.
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职业人格特质、专业知识特质、教育实践特质及学术特质四个方面的集合体,它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结构。“专业素养”导向课程体系建构的实践逻辑是:以“专业素养”为纲,选择课程内容、整体性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包括:追求博雅的通识教育课程、结合实践的专业理论课程、联系理论的全程实践课程、理论与实践共育的系统化专业技能课程,并在四类课程中反映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术性特征。各课程模块是一个交叉整合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50.
核心素养是世界各国面对21世纪信息时代对公民生活世界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挑战而要求人才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综合素养要求高的专业,学生只有通过实践、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训室的文化建设是基础,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实训室的物质建设是关键,基础实训室、专业实训室有利于牢固学生的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反思批判的科学精神;设计类实训室有利于学生养成自学、乐学、好学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综合类实训室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具有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实训室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根本,是学生核心素养能否形成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