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四个过桥人有一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而所谓的桥则是几根横亘在悬崖峭壁间光秃秃的铁索。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人,以及两个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四个人一个接一个抓住铁索,凌空行进。结果,盲人、聋人过了桥,一个耳聪目明的人也过了桥,另一个则跌下深渊丧了命。难道耳聪目明的人还不如盲人、聋人吗?  相似文献   
12.
论创建普通大学校园里的聋人无障碍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普通学校的校园里,聋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语言听力的障碍,他们面临着交流与沟通的重大困难。创建校园里的聋人无障碍环境,不仅是促进聋人与听人建立和谐美好关系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聋人全面发展、更大限度地开发他们潜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金陵瞭望》2006,(11):68-68
南京市聋人学校创建于1927年,是我国第一所国立聋人学校,1992年受教育部和中残联委托创办了全国第一所聋人普通高中——南京聋人高级中学,面向全国招生。学校现有学生434人,班级43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8名,其中特级教师2名,中学高级教师28名,小学高级教师和中学一级教师48名,省市学科带头人4名。  相似文献   
14.
聂玉梅  童琳 《社会工作》2009,(18):22-24
本文以一位聋人学生为个案,通过厌学情绪自评与自陈分析寻找其厌学行为的原因,在归因基础上设计合理的介入方案,通过个案工作手法实施了相应干预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最后通过个案工作反思,希望能为厌学聋人学生的个案工作提供可以参考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师资素质在聋人高等职业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了聋人获取职业教育的程度.为了达到高等特殊教育的目的,对肩负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素质提出了要求,主要反映在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自我身心素质和敬业奉献素质上.通过加强对师资素质的要求,保证聋人高等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知识的与时俱进,身心的健康发展,真正使聋人大学生通过教育掌握专业知识,自立自强,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认同被视为个人对外在环境和自身状况的综合反映,相当程度上能够表现出个人心理层面社会融合的状态。本文以N学院在校全部聋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304份问卷调查,对他们身份认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呈现四个倾向分化并处于一定困境之中;听力损失年龄在四个认同倾向上影响并不显著,性别、听力损失程度、家庭背景、家庭教育、学校受教育方式、学业成绩以及社会交往等因素对身份认同影响比较显著。政府、学校及家庭等相关人员要关注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困境并寻找对策以促进他们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7.
聋人的身份认同与教学是有一定关系的,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效果。本文对几个相关问题作了探讨:一、身份认同的定义;二、在教学中,聋人身份认同对教学的影响;三、对聋人身份认同与促进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今的聋校教学提倡双语(手语和汉语)教学,但聋人之间的交流则更多的是使用手语,因为这让他们更容易沟通,能让他们感到自信、轻松和愉快。对于聋人来说,手语独立的语言地位已达成共识。因此,对于手语的深层次研究也已成为专家学者及特教工作者重视的课题。结合多年来的聋教育实践,本人对聋教学中手语的合理运用问题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德育的新途径,利用优秀聋人资源,充分挖掘聋人群体的杰出代表,通过榜样的力量,开发校本课程,营造良好的育人文化环境,开展特色活动,在学科中渗透等举措,探索新时期下的聋人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0.
聋人的教育中,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中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在开放式教学中培养他们与社会沟通的技能,在实践教育中培养他们的职业态度,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培养他们对自己本职工作的耐心、苦心和恒心,是《服装缝制工艺》教学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