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82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293篇
社会学   161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岗生于1905年10月,故于1954年8月。他的人生经历还不满49年。曾几何时,这位一身多任的高主席还一言九鼎,众将呼应。然而,从南下回京也就几个月的时光,就成了被管教的对象,孤寂地坐在家里写交待材料,检讨反省。  相似文献   
42.
朱荣根 《社区》2012,(23):40
在社区工作有好几年了,经历的事情真的是酸甜苦辣俱全,个中滋味难以言表;印象最深的还是我经历的那些"惊险"事。"有惊有险"那天早上一上班,我就接到辖区某大型商场保安打来的电话:有人欲在商场自杀。我匆匆忙忙地赶过去,发现社  相似文献   
43.
一周声音     
除了道歉,还是道歉。除了痛惜,还是痛惜——5月26日.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在深圳就“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如此表示。深圳市政府发言人透露,多位中央领导对富士康事件作出重要批示。5月27日.由人保部长带队的中央调查组进驻深圳富士康。  相似文献   
44.
刘复之 《中外书摘》2010,(10):54-57
1973年10月21日,发生了公安部党的核心小组组长、部革命委员会主任(对外称部长)李震自杀事件。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的刘复之是事件的重要当事人,受牵连关押一年多。  相似文献   
45.
安乐死问题上聚讼纷纭的不同声音,交织了道德的纷争与政策上的考量。因而适度的区分道德与法律问题是必要的,这其中安乐死的分类成为讨论安乐死问题的一种策略和分析路径。尽管各种分类的道德差异尚不清晰,但其中的一些基础分类已为国外的法律和司法判决所支持,成为探讨安乐死的正当性并逐步获取道德共识的进路,也为法律和公共政策谨慎处理安乐死事案提供了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46.
《中国社会导刊》2008,(11):57-57
日本社会老龄化问题严重,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照顾。 日本一位73岁老人近日在家中上吊自杀,成为近年频繁上演的老年人自绝人世的最新一起事例。鉴于因照顾久病的亲人而感到沮丧、绝望,采取自杀手段来逃避现实的日本老年人越来越多,路透社近日专门就日本社会中的这一自杀新群体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47.
迪尔凯姆的<自杀论>虽诞生于一百多年前的法国,但其中的理论仍然可以被用来分析当前我国的自杀问题,我们也可以在自杀原因和应对策略等方面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同时,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也值得当前我国的社会科学界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8.
战后日本“无赖派”主要代表作家太宰治,是一位极其典型的“私小说”作家。他将其生活经历、生命感悟、精神气质和自杀倾向投射于小说,使其笔下人物具有强烈的虚无感、恐惧感、罪恶意识和自杀意识。太宰治的小说中自杀者并不仅仅是基于神经敏感、性格软弱和简单的自我否定而自杀,他们自杀于精神危机,拒绝在虚妄与恐惧中生活,以此表达个人式反抗与最后的呼救。  相似文献   
49.
杨辉 《金色年华》2007,(11):60-61
一旦受到鞭刑时,人体会释放出大量的恩多芬,从而使被鞭打的人感到快乐,这种反应有助于缓解上瘾、自杀倾向以及心理紊乱等不良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50.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顷刻间,成千上万的人失去家园,许许多多的人失去至爱的亲人,稚嫩的孩子们失去父母成为孤儿,原本健全的人们失去坚强的手臂、有力的双腿成为残疾人……这残酷的现实也许无法改变,但我们终归可以做些什么,让创痕累累的心灵早日平复,让失落的人们感受到温暖,让他们知道——我们永远与他们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