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5篇
社会学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诠释和讨论苏珊·哈克在《证据与探究》一书中提出的认知证成理论——基础融贯论及其学术影响。哈克对各种形式的基础论和融贯论提出了系统性批评,发展和论述了她自己的一种中间型理论——基础融贯论,包括如下两个断言:一个主体的经验是与其经验信念的证成相关联的,但是不需要任何类型的具有特殊地位的经验信念,后者只能通过经验的支持来得到证成,而与其他信念的支持无关;证成不只是单方向的,而是包含着信念之间无处不在的相互支持。基础融贯论既包括证成的因果方面,也包括证成的逻辑或拟逻辑方面;好的证据必须考虑三个维度:支持性、独立安全性和全面性。哈克还提出了对基础融贯论的元证成:它的证成标准是以真理为导向的,旨在揭示和发现真理。哈克的基础融贯论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被视为当代认识论中有关认知证成的几种主要理论之一,但其确切学术价值尚待未来哲学史的裁定。  相似文献   
32.
苏珊·朗格与卡西尔哲学思想的差异入手,揭示了苏珊·朗格如何超越卡西尔符号哲学的认识论框架,实现艺术哲学从认识论向本体论维度转换的思路历程.苏珊·朗格通过考察人类符号活动,发现表现性符号和推理性符号都具有抽象构形的基本功能,并且都对建构人类文化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苏珊·朗格揭示了艺术体现了人的生命存在的创造本性,它把人类内在的主观精神世界转变成可以被感知的外在表现形式,艺术对人类生命存在的肯定和确证,使之禀赋了本体论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33.
苏珊.巴斯奈特《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反思》对比较文学研究的反思,仍然隐含着欧洲中心主义的意识,对其观点的逐一质疑与解析,正可以清晰揭示出其欧洲中心主义的因素及局限,从而指出比较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中,必须加强研究者的知识装备,克服中心主义局限,才能走上理想之道。  相似文献   
34.
刘向圆出生在河北省宽城县东乡村一个农民家庭,在一家废品回收公司做仓库保管员。仓库事儿不多,刘向圆空闲时喜欢对着空旷无人的仓库唱歌,因此,仓库成了她练嗓子的最好舞台。在那里,她可以避开旁人的冷眼和嘲笑,可以放开嗓门唱歌。  相似文献   
35.
为了成为最美丽的新娘,苏珊决定减肥。吃药减肥她怕有副作用,运动她又坚持不下来,于是她决定“管住嘴”。她开始吃素,开始不吃主食,可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并没有瘦下来,于是她决定时自己再狠一点,每天只吃几个水果。还别说,真有效果,两天一下就减掉两斤。开心的苏珊虽然每天饿得发昏,但仍然坚持着。几天后,以为会有-凉喜的她站在体重秤上想大哭,还是几天前的体重,接受不了现实加上饿到不行的苏珊一屁股坐在地上。  相似文献   
36.
上扬的嘴角、微笑的脸庞,这是一张俊秀的面孔.清脆的话语、爽朗的笑声,她是个乐观向上的人.她就是苏珊·萨布莉亚·坦芭肯,一位盲人.她在西藏开办了第一所盲人学校,她自己设计了藏语盲文.她获得了2006年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相似文献   
37.
正"人居美学"这个概念在美学研究上一直没有完整定义,恐怕是因为在人们的思维中,"人居"从来是一个强调实用功能的概念,居所的空间大小、住宅的舒适度以及建筑的材质优劣等等都与美学这样形而上的问题扯不上太多关系。但我们不妨浏览一下美学发展的历史,从康德的"审美判断力"到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从朗费德的审美心理学到杜夫海纳审美现象和经验,直至迪基审美结构研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改善,美学研究已经慢慢从纯粹的"艺术哲学"中脱身而出,转而面向与人们生活更加密切而广泛联系的各种生活现象,这也是为什么苏珊·朗格在研究艺术哲学性美学原理时,会将音乐、绘画、建筑、雕塑、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组合成一个艺术哲学体系,并特别强调"生活的艺术体现"。既然"美学"是关于"美"的研究,而"美"又存在于生活的各处,那么"居住"这样一个占据我们生活重要分量  相似文献   
38.
耀忠  春天 《老年人》2012,(4):32-33
2012年1月22日晚,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农民歌手朱之文以一曲《我要回家》,唱哭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这位被人亲切称为"苏珊大叔"的音乐神马,演绎了一唱成名的神奇故事,大家都为一个普通农民的音乐追求而感动。  相似文献   
39.
近读钱满素教授<美国革命──一个半世纪的前期准备>(见<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2月上半月期),文中推介了美国学者苏珊·邓恩(Susan Dunn)写的<姐妹革命──法国闪亮,美国阳光>,推为"精彩的尝试".  相似文献   
40.
多丽丝·莱辛《十九号房》中女主人公苏珊的悲剧是由最初的分工不公直接导致的,而根本原因则在于传统男权观念的影响。作者通过对苏珊悲剧命运的详细描绘揭示了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生存状况,并进而启发读者思考:作为一个生活在男权传统之下的女性该如何保持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