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8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36篇
社会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海明威的作品蕴含着深刻的存在主义思想,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命题,可以为我们解读《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哈里形象提供全新的视角。哈里长期生活在自欺之中,贪图享乐,将自己的堕落归咎于情人海伦的富有,直到生命走到尽头他才幡然醒悟。哈里的人生悲剧充分体现了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关于"自欺"、"自由"和"焦虑"的哲学思辨。  相似文献   
52.
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体系是开放性的,不断发展的,绝不能将其看成封闭的和一成不变的,分析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从人的本质学说、历史观、自由观、异化理论这四个方面对萨特的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进行比较,二者相通之处很多,差异也在所难免,但对于生活在当今时代人类的巨大意义和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53.
萨特"承担责任"的思想遭到的误解颇多,如在自由选择与承担责任的关系、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一个人是否应对自己的选择负全责、"承担责任"的思想是否可能成为人们不负责任的借口等问题上都有。对此应根据萨特的原意作细致的辨析,消除误解,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54.
正视人、正视人的存在、关心人的精神状态及心理发展趋向 ,是现代艺术的首要特点。萨特的可贵正在于他能够以个体生命为体验 ,对人的生存、人的生存的真实境遇作出本真而深刻的描写。然而 ,这还不是萨特作品独具魅力的全部。萨特作品的魅力更在于它是精神和智力上的 :这就是对人的行动意志的诉求和对反思的自我的追求。对人的行动意志的追求 ,使萨特与尼采走到了一起 ;对反思的自我的追求 ,使萨特的人物魅力巨大而且意义深远。无论是道德还是艺术 ,在萨特那里始终具有与生命相同一的意义。因之而赋予萨特的文学创作以崭新的文化人类学的意义。作为一种人文理想 ,萨特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砸碎了一切束缚人的规范的羁绊 ,而且在于 ,他让他作品中的人物体验并实践着这一理想 ,并给他的人物以自由选择的力量。在世界文学史上 ,还没有人像他这样对人抱有这么高的期望 ,也没有人像他这样 ,用自己的作品 ,为预告人的出现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55.
普列汉诺夫认为,首先要肯定人类历史发展的铁的必然性,其次才是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作用的人的主体能动性,主体能动性只有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相符合才能得到真正发挥。萨特对此提出质疑:既然一切都是铁的必然性,那人的存在还有何意义呢?萨特对普列汉诺夫哲学主体能动性思想的批判,虽然有我们不认可的部分,但他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强调,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在遵循客观规律性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入更多的主体能动性的元素。  相似文献   
56.
意识体验及其中的感受质之所以是不可还原的,原因并不在于“意识”像笛卡儿所认为的那样是不同于物质实体的另外一种实体,而在于它的主体性,意识体验的主体性是造成物理主义、表象主义和外在主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主体性是解开意识体验及其感受质的不可还原性这个心灵哲学难解之谜的钥匙。意识体验的主体性是指它除了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向“我”显现之外,不可能以别的方式向他人显现,即意识体验总是作为“我的意识体验”、以“被我意识到”的方式存在。就此而言,任何意识体验都隐含着某种程度的自我意识。与反思-高阶理论把自我意识看作第二位的反思行为的结果不同的是,胡塞尔把自我意识看作是内在于意识体验之中的前反思、非对象化、不自觉的意识。海德格尔和萨特等人认为,体验的有意识地被给予不是体验的某种附加的性质,而是体验的存在方式。正如空间中的物体是以三维的方式存在,体验只能作为自我意识存在。  相似文献   
57.
简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具有两个基本特点:即它主要表现为学院式的或者理论上的运动;力图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哲学相结合。卢卡奇的主要贡献在于重新发现了黑格尔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突出了人作为主体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这主要归因于他对知识分子作用的强调和对东西方不同情形的分析。法兰克福学派力图把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法国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呈现复杂情形。分析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近年在盎格鲁撒克逊英语世界兴起。马克思主义今后在西方仍将起作用,因为它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58.
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人学化"的存在主义。其积极方面的意义是激励人通过不断的自由选择和自主行为,去创造"价值",体现"人"是其所是的精神本质;其核心内容是"存在先于本质"、"人人生而自由,人人都可以进行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等三项基本原则。萨特的文学创作都是为阐释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服务的,其"境遇剧"代表作《死无葬身之地》更堪称发挥了这种阐释功能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59.
匮乏是萨特人学理论的基石。在萨特看来 ,整个人类的发展都在同匮乏作艰苦的斗争 ;匮乏是我们历史的根本关系 ,是对我们同物质单一关系的偶然确定 ;阶级的对立是匮乏的必然结果 ;匮乏已经内在化为人的非人性的人性结构 ;匮乏是人类历史发展可能性的基础 ,但不是实在性的基础 ;劳动既是匮乏的实现也是对它的超越 ,由此形成我们的历史。在对匮乏问题的看法上 ,萨特与马克思具有根本区别。萨特的哲学 (人学 )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60.
童年是人性的深厚土壤.萨特在童年时代曾有过被父亲、外祖父和同龄人抛弃的三次经历.这种经历导致了他惶惑、焦虑、自卑等生存性的不安,也导致了为化解不安而进行的拯救情结.他以自救为目的的文学创作,通过有效的政治介入,具备了自救与救人的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