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55篇
社会学   9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421.
年老感怀     
付健羽 《老友》2013,(2):21-21
白发鬓衰重怀旧.恩遇似海共悠悠。峥嵘岁月堪回首.坎坷征程值探究。  相似文献   
422.
《乐全诗集》提供了打开瞿佑晚年思想的一扇窗口。结合特定文献可知,瞿佑既身为英国公张辅"幕僚之长者",则参与了张辅重大事件的谋划。特别在平定汉王之乱中,瞿佑当有所建树,宣德三年"太师仍以家舰送至南京"便是对瞿佑留居英国公张辅"西府"三年工作的认可与回报;通过分析《乐全诗集》对卫武公的推崇,可知瞿佑自谪放到留居英国公"西府"期间的思想活动:在谪居保安期间,瞿佑积极参与边塞事务,以诗文羽翼政教;留居英国公"西府"后,"有志于武公之学"便成为张辅与瞿佑的日常人生功课,即以卫武公为道德楷模,将个人融入家国,知所进退,辅佐君王以实现儒家之功业。由此,瞿佑逆转了"辅导失责"的公众形象,并完成"乡里之全人"形象的自我建构。《乐全诗集》记载瞿佑的人生悲欢,运河纪行也见证了"全人"背后的心酸;《乐全诗集》体现出运河行船特点,无论是过闸、击鼓发船还是饮食等,都留下了深深的运河烙印,提供了大明宣德三年(1428)运河行船的生动样本。  相似文献   
423.
洪金魁 《中华魂》2012,(1):64-64
千年专制虎狼盘,亿万庶民任饕餐。 革命先驱孙大炮,兴中砸碎旧江山。  相似文献   
424.
文会春 《老友》2013,(2):21-21
千年古寺今归隐,空遗残碑风雨侵。世事无常难自料,嚣尘纷扰岂禅寻。写经持戒如来座.题壁赠诗弥勒襟。证果灵台消戾气。清莲喻法灭魔心。  相似文献   
425.
他们住在香山公园半山腰一个安静的农家小院里,台阶下有个矮小的煤炉和一摞摞放置整齐的蜂窝煤.两个房间都只有几平方米,这间显然是周云鹏的工作室,有一台不需要显示屏的电脑(周云鹏双日失明),还有光碟、诗集、乐器,床头摆放着木制的演出海报.  相似文献   
426.
考证林逋《山园小梅》诗题内涵,可明确“山园”与“小梅”皆写实。“山园”清寂幽绝,“小梅”是孤株白梅,立在隐园清浅天然的开阔溪流处,枝桠尚小、疏花初放、怯寒缀枝,是君子性情的伊静美人品象。此诗反映出林逋传达的思想意蕴、梅之形神韵、意脉技法的细致态势,对咏梅文学具有多重开拓意义。南宋西湖梅是中国咏梅史最重要的时空地域,具最佳的审美情态,林逋借梅而隐具永恒静谧关怀,是文化意蕴梅之最高品象,二者都是咏梅史的顶峰。《山园小梅》正是林逋最佳的自我写照。  相似文献   
427.
过新村     
欧阳海洲 《老友》2012,(1):21-21
耳畔采茶调.阳台翁莳花。新楼门前过.频赞小康家。  相似文献   
428.
王义钫 《老友》2012,(1):20-20
雪化冰消,声声爆竹迎春到。合家团聚,欢乐知多少?热闹荧屏,节目年年好。孙年小,也哼京调,惹得全家笑。  相似文献   
429.
朱熹在《诗集传》中的标诗一直为人所困惑,但他确实是有严格的标准的。他在判标赋比兴时所依据的标准是:上下文是否都是“说事实”以及怎样“说实事”。他在《诗集传》中所作的赋比兴的兼标正体现了他标诗的严谨与精细而并非缠夹不清。  相似文献   
430.
崔国光 《东岳论丛》2001,22(3):124-126
张笃庆是清初山东诗坛上的一位重要诗人 ,其诗歌创作见解精辟 ,别具特色 ,在有清一代享有较高的诗名。诗歌还有着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他与蒲松龄交往很密切 ,从他同蒲松龄的赠答诗里 ,可以考知《聊斋志异》创作的一些罕为人知的、至为重要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