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54篇
民族学   116篇
人才学   27篇
丛书文集   631篇
理论方法论   151篇
综合类   1977篇
社会学   18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汉字性质是汉字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历来在表意、意音甚至表音的选择上纠缠不休.皮尔士的三元符号模式能有效地帮助我们走出这一困境.表意和表音事实上是记录语言的方式不同,符号抽象化的程度不同而已.意音文字的提法不科学,因表意表音本身就处于"理据性→理据性·约定性→约定性"的符号链中.表意文字是最大强度的理据性与最大限度的约定性的完美结合,表音文字是最大强度的约定性与最小限度的理据性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2.
石昕晖 《南都学坛》2004,24(5):119-120
杨朱的“为我”、“重生”思想与墨家不同 ,但在“反社会”上和墨家有共同的理论指向。《列子·杨朱》的“名实”观点和先秦“名实”论具有不同的内容与范围。《列子·杨朱》继承了杨朱本人的思想 ,并以他的思想为材料 ,着重发挥其“反社会”的一面 ,用来反映魏晋时期“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3.
小说家阿·敖德斯尔在历史特定时期,用不同的创作思想和不同的文化品味塑造出性格气质不同的两类英雄人物形象。一类是作者用政治意识和战争思维塑造的革命英雄人物,其性格的突出点是:对党忠诚,立场坚定,爱憎分明,英勇善战,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崇高的理想追求。另一类是作者在民间立场和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下塑造的民间英雄,其性格的突出点是:身强力壮,见义勇为,心地善良,品质优良,充满人性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134.
“9·11”后的美国公众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 1”后 ,随着美国反恐战争的进行 ,面对反美主义的日益高涨 ,美国意识到了军事手段的局限性 ,提出重新加强一度被忽视的公众外交。本文对美国公众外交的含义和历史进行了介绍与回顾 ,阐明了其在“9·1 1”事件后的转机 ,并作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5.
《碣石调·幽兰第五》的原本问题为笔者同吴文光、戴微争鸣多年而未获结论的难题.最近,笔者运用http//www.emuseum.ip/cqi?SvoID=3&ID=wcq7&subid=s 000网站,发现了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幽兰》卷纸本的原件,是为东京本之二.这次网上考古的发现证实了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确有两份《碣石调·幽兰第五》即东京本之一和东京本之二,后者为原本.本文探讨《幽兰》版本列表、对日本方面迟迟不提供原本之讨论.黎氏刊本与原本之比较等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36.
马克·吐温的儿童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借助儿童尚未受到成人世界人情世故和意识形态浸染的本真生命体验,以哈克天真无邪的眼睛来观察世界,生动地叙述了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真实细腻地展现了纯真拙朴的童心世界,进而还原出世界的本来面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而促使作家选用儿童视角进行创作的深层心理因素,则是作家的儿童情结与童年生活体验,以及深受圣经文化熏陶的对理想世界潜在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37.
通过简单介绍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丁自身的一些情况、写作手法及其在文坛上的地位,再加之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婚姻家事的描写,展现简·奥斯丁的婚姻观--爱情、伦理和道德兼顾;要明确婚姻的优劣标准;对待关系到终身幸福的婚姻,一定要严肃而谨慎,切不可当作儿戏,也不能为表面上的光鲜美丽所迷惑;恋爱、婚姻都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家庭问题,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8.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被推崇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先驱。在其遗留下来的1 700余首诗稿中,有大约近600首诗歌是以死亡为题材的,是其一生诗作总数的三分之一。诗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描写死亡,向世人展现了其对死亡的独特理解。在艾米莉·狄金森的笔下,死亡主题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蕴。艾米莉·狄金森通过对死亡的描述,阐释了生命的终极意义,她对死亡价值的判断体现了探讨生命真谛、扩展生命张力、让精神永恒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9.
爱伦·坡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和诗人,其代表作《厄舍府的崩塌》以死亡为主题,贯穿活埋、死亡、邪恶等多种表达。在这部小说中,爱伦·坡通过渲染阴郁、恐怖的气氛表现了死亡的梦幻之美。这种另类的美和独特的审美视角与作家所处的时代和多舛的生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40.
"内圣外王"一语出自《庄子·天下篇》,被许多研究者认为是该篇主旨,但对其内涵的理解和阐释至今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细读《天下篇》可以发现,"一"与"裂"之争是全文的逻辑主线,其中蕴藏着《天下篇》作者"崇一抑裂"的态度。而"内圣外王"正是《天下篇》视为"一"的"古之道术",是先秦诸子学的共同旨归,是注重整全性的古典政治哲学思想。在先秦诸子兴起、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下,"内圣外王之道""为天下裂",具体体现为诸家各异、各执一端的学说和举措。而从战国末期至汉初的诸多经典文献都表明,熔百家之说而成君王一家治术已开始成为学术主流,由"裂"返"一",才是真正认识"内圣外王"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