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54篇
民族学   116篇
人才学   27篇
丛书文集   631篇
理论方法论   151篇
综合类   1977篇
社会学   18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贝尔·胡克斯关于黑人妇女运动的理论来自于其对白人妇女运动理论的继承与批判。胡克斯对白人妇女运动的理论继承在于她认为黑人妇女吸取了以往妇女运动的精华,她对白人妇女运动理论的批判涉及到白人妇女运动中种族和阶级缺失以及白人妇女内部分裂,因为作为一支独特的族裔,黑人妇女更注重自身与白人妇女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胡克斯提出自己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即以性别、种族和阶级为核心的女性主义思想。虽然胡克斯关于黑人妇女运动的理论为黑人妇女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黑人妇女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实践方式,但其理论过分强调种族特征也将其思想局限于黑人女性主义思想,研究者需要对其进行客观评判。  相似文献   
142.
伊恩·班克斯在《捕蜂器》中塑造了一个“双性同体”的邪恶少年杀手弗兰克。作为一个被父亲建构的“男性”,弗兰克的女性生理性别和男性社会性别成了二元对立的矛盾。作为一个“兼性人”,他的自身充斥着不可调和的、互相矛盾的因子。被“交性”后的弗兰克被排斥在男性和女性的范畴之外,成为一个“他者”。而最终其男性身份被解构的结果却是其女性身份的重新建构。弗兰克的矛盾身份反映了女性主义关于本质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之争中后者的胜利。弗兰克矛盾的双重身份导致了他矛盾的思想意识,并最终酿成了他畸形的人格和悲剧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3.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在其1700余首诗稿中,以死亡为题材或与死亡相关的诗作多达近六百首,超过其诗作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诗歌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折射了诗人对死亡的独特理解.诗人于死亡的意境中,向世人展现了其美学追求与生命的价值建构,阐释了生命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4.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虽然在结婚以后已经认识到了自己丈夫的骗子的本质,但是她最终选择回到罗马,回到丈夫的身边。本文试图从人物个性本身主体性的丧失对伊莎贝尔最后选择回归的动机作一试探性分析,通过对比她婚姻前后性格的变化挖掘她最终回归的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5.
146.
《神谕女士》是加拿大当代作家阿特伍德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小说在文体上戏仿哥特小说,同时体现出对女性主体意识复杂性的思考。女主人公琼成长经历曲折,以写作哥特小说来寄托梦想,哥特小说文体在作品中形成了书中之书的叙事模式。在琼所呈现出的一系列多形态的、不同的自我形象中,可以看出阿特伍德在写作中对多元的、复数的主体的解放。由此,《神谕女士》显现出明显的后现代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7.
在诗歌<别离辞·莫伤悲>中,约翰·邓恩进行了别离与情爱的哲学思辨,由此说明情侣间应该把他们的别离看成只是躯体上的离别,而非精神上的分离.精神爱情之美是本诗的思想感情线索,贯穿着全诗的语言表述和信息传送,也决定了全诗的主题思想和整体美感.  相似文献   
148.
《黛西·米勒》是亨利.詹姆斯的早期作品,历来的批评重点多集中在黛西.米勒所代表的清新自然的美国女孩形象和作品的国际主题上。可是,根据小说视点人物的看法,他分不清楚黛茜.密勒到底是卖弄风情还是天真纯洁。视点人物的态度和批评家的判断之间的差距值得重视。作家对视点人物的着墨远大于对主人公的描写,《黛西.米勒》中的视点人物是一种类型,出现在其不同时期的作品中。通过对视点人物的探讨,可以引出"文本中的作者"与"文本外的作者"的概念,解读出《黛茜.密勒》的视点人物与作家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9.
颜元《四存编·性理评》中所秉持的“琴”学理念,蕴涵着古琴演奏中“学琴”—“习琴”—“能琴”三阶段间之关联,其艺术原则和演奏方法对现代钢琴演奏艺术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主要从作品内容与演奏技巧、演奏心理与动作技能、音乐内涵与演奏境界三个方面对颜元的琴学理念加以探讨,就其对现代钢琴演奏艺术所具有的借鉴价值进行了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50.
本文以梁、陈两代之际,真谛(Paramārtha,C.E.499569)在《决定藏论》中,将玄奘(约602569)在《决定藏论》中,将玄奘(约602664)在《瑜伽师地论》中翻译的"转依"(ās'raya-parivr·tti/ās'raya-parāvr·tti)一词,翻译为"阿摩罗识"一词的问题,进行探析。希冀借由此探讨,理解梁、陈真谛摄论学派(唯识古学)翻译的特色,与其理论价值。并尝试与玄奘法相唯识宗(唯识新学)一系的理论,进行一个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