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20篇 |
免费 | 55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49篇 |
劳动科学 | 27篇 |
民族学 | 160篇 |
人才学 | 99篇 |
人口学 | 33篇 |
丛书文集 | 481篇 |
理论方法论 | 111篇 |
综合类 | 1919篇 |
社会学 | 507篇 |
统计学 | 1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54篇 |
2021年 | 68篇 |
2020年 | 85篇 |
2019年 | 61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108篇 |
2016年 | 105篇 |
2015年 | 222篇 |
2014年 | 414篇 |
2013年 | 212篇 |
2012年 | 271篇 |
2011年 | 285篇 |
2010年 | 263篇 |
2009年 | 289篇 |
2008年 | 266篇 |
2007年 | 251篇 |
2006年 | 173篇 |
2005年 | 109篇 |
2004年 | 97篇 |
2003年 | 73篇 |
2002年 | 69篇 |
2001年 | 119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1.
村民自治模式具有封闭性自治的特点。在现代化进程的强烈冲击下,农村社会已经发生历史性变迁,农村社会逐步走向开放性与异质性,村民自治赖以存在的经济与社会基础逐步瓦解。农村经济与社会变迁的既有现实决定了必须建立适应当前农村社会开放性、流动性社会要求的新型自治实践模式。由“开放性自治”到“封闭性自治”的转型是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演进逻辑。 相似文献
82.
83.
家庭农场是不同于种田能手、大户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种田能手、大户到家庭农场,是经营规模和资本投入不断增加,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升级的过程。以松江楠村的经验看,家庭农场需要的支撑条件有: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应的城市适度规模需求;活跃的在地非农就业;发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组织在农业功能区划、田间管理和服务方面的积极作为;村集体所有权、小农承包权和家庭农场经营权的制约平衡。这一系列条件的背后,映射着从“三个集中”到“四化同步”等政策框架的渐变。家庭农场的地方性实践启示人们,经营的适度规模需要政府在完善服务、统筹管理、财政支农、地权配置等方面有适度作为。 相似文献
84.
张家合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5):60-62
"过"是从实义动词虚化而来的程度副词,较早见于中古汉语,基本用于单音词之前。"过于"从跨层结构重新分析而来,较早见于近代汉语初期。在使用过程中,"过于"从既可修饰单音词又可修饰复音词,发展为只能修饰复音节成分。"过"、"过于"在句法功能逐渐形成互补分布状态,时代越晚,这种分野越严格。论文还对它们句法功能的差异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85.
刘刚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新产业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乡村工业化的成功模式。与传统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以追求规模和范围经济为目的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不同,新产业区强调柔性生产和持续创新。因而,新产业区在本质上是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是对大规模生产的替代。新产业区的兴起和发展打破了传统发展经济学城乡二元结构和乡村发展依附城市的观点,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乡村工业化和乡村经济发展并不依赖城市,而是内生或相对独立的,拥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在新乡村工业化过程中,乡村经济的自组织所呈现出的报酬递增和路径依赖,构成了新产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内在机制。对新产业区起源和演进的历史条件和内在机制的理论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6.
《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是近期整理出版的重要甲骨资料,其中所见田猎卜辞设问简单,内容大多卜问田猎的时间和地点、参与者、采用何种狩猎手段、天气、收获、是否有灾等问题。经过初步整理发现,商王在田猎日的选择上是有一定倾向性的,田猎地点相对集中,参与者除商王外,还有尹、旅、某■等王朝官员和军事组织,这些内容进一步充实了以往的田猎研究。 相似文献
87.
“压力型”体制使得村民自治过度地受到基层政府的控制和干预,阻碍了基层自治政治空间的拓展;“悬浮型”基层政府缺少对村民自治必要的支持和引导,无法保障村民自治的实施;同时,农村“两委”的关系矛盾也影响了村民自治的运行.要走出乡村治理的困境,提升村民自治的主体性,就必须发挥政府与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不同的优势与功能,形成政府监管与服务到位、社会组织力量广泛参与和村民自愿自觉依法自主治理的复合治理机制,尽可能地达至实现乡村社会善治的状态与格局.为此,通过体制性变革为农村自治性政治空间的拓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乡村社会自治潜力的激发形成以村委会为核心的农村治理体系;通过确权赋权与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把农民塑造成参与乡村治理的真正主体. 相似文献
88.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上世纪在城市社会中所存在的"单位化"现象,在当前时期看来逐步退去其自身的晕轮。但是与此同时,在集体化程度较高、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村庄,这种"单位化"现象却在悄然出现。由此形成了"单位化"在城市与农村之中截然不同的发展逻辑,这种行动路径的改变主要源于"单位化"实践场域的转变,由城市转变为农村的实践。在"新集体化"的村庄,其"单位化"延续着城市传统"单位化"的特征,但同时又受着乡土社会的影响,展现出了自身新的活力与特征,从而形成了更富有农村特色的"单位化"。这种改变不仅是在形式上转变,同时也在内容、功能性、行动逻辑上发生了新的转向。 相似文献
89.
红色文学经典的历史范本——论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的文本价值与后世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咆哮了的土地>是蒋光慈的辞世之作,同时也是"红色文学经典"的开山之作.作者以其绝对超前的透视眼光和坚定不移的政治理念,真实再现了土地革命战争波澜壮阅的历史场面.这部作品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文本自身的美学意义;而是继"五四"新文学的思想启蒙之后,开创了中国革命文学政治启蒙的全新思维模式.无论是"左翼"文学、解放区文学还是"十七年文学",只要我们对其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叙事法则等诸多因素展开对比研究,都能从中发现它们模仿<咆哮了的土地>的明显痕迹.重新阅读这部中国革命文学的最早范本,正确分析"红色文学经典"的历史起源,既是我们全面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重写文学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