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16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俺"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时期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我”(古音[ηa])经历了复杂的音变过程:“我”字韵头η-脱略,同时由于受阿尔泰语领属格辅音词尾-n的影响,“我”在领属格的位置上又发生了鼻音音变,即“我”音发生了由[ηa]→[a]→[an]的连续变化,因而借用“俺”作为音变后的第一人称代词。现代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俺”仍在一些方言中使用,如山东、河南、河北等地。  相似文献   
112.
对"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问题是理解音位理论的关键,"对立关系"和"互补分布"是划分和归并音位的基本原则。当前不少语言类教材违背了这两个原则,在确定普通话音位时自相矛盾,有的甚至用"语流音变"来解释"音位变体",导致对音位理论的自我否定。在音位问题上应坚持"音位变体第一性"、"音位第二性"的基本观点,从划分和归并音位的原则入手,对一些错误认识进行辨析,从而揭示出音位变体"不变"的原理,揭示出"音位变体"和"语流音变"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现象,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13.
本文提出了用音节与音节、音节与音素组合的方法,制作与屏显同步的维吾尔语读音系统的思路;说明了解决语流音变和书写与读音异化等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4.
汉语普通中,有许多音节由于受邻近音节的影响,实际读音往往会发生变化,变化最频繁的当数句末语气词“啊”,它共有六七种不同的变读。这种变读现象,在各民族地区语言中也广泛存在,如湖北巴东土家人小名中的“娃”就是十分典型的一例,而且它与汉语普通语气词“啊”的变读基本一样。  相似文献   
115.
复辅音在现代侗台语中的分布不平衡,这是侗台语中部分古音发展演变的结果。复辅音 pl 和 kl 在侗台语中的比较分析表明,其演变途径分别为: pl 的演变方向比较一致,大都唇音化或舌音化成为单辅音; kl 则向舌根音或舌尖音演变,但不同语支之间演变进程不一。  相似文献   
116.
历史比较法的实质是根据语言的现状对语言发展所做的假设和推断。这种假设和推断符合音变的逻辑过程,但它是否就是音变的历史过程,则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知庄章合一的太原型文水方言和晋城型晋城方言知庄章三组声母的演变过程来看,音变的逻辑过程在多数情况下是与历史过程在演变方向上一致的,但也存在不一致的状况,尤其是在发生"回头演变"、"循环演变"、"无中生有"的情况下。要克服这一点,就要尽量挖掘更多的材料,尤其是历史上的材料,真正做到历史比较法和历史文献考证法相结合,缩短历史比较法应用的时间跨度。  相似文献   
117.
王翌 《现代交际》2010,(7):49-50
本文通过对四川自贡方言的语音进行调查,并与普通话语音进行比较,揭示了自贡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声韵配合关系以及音变规律等各方面的基本面貌,以及边鼻音不分、没有后鼻韵、古入声字归入今去声、大量使用儿化音等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18.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其中‘闻’就包括听一个人的声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姜良铎对记者说,“根据一个人说话声音的变化,是可以大致判断疾病的部位以及病症的寒热虚实的。”  相似文献   
119.
本文从构成类型、音变规律、使用情况等方面对彭州方言的合音词进行了分析研究,说明合音的基础条件、合音词的使用语境以及合音词的发展变化,从而预测合音词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0.
"濊"字的本义是"大水",濊族所在的位置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第二松花江流域、鸭绿江流域,以及朝鲜半岛的江原道和咸镜南、北道。"濊"作为族称,含义是生活在水边的民族。"粟"字的本义也是"水",粟末族所在的位置是第二松花江流域。"粟"作为族称,含义也是生活在水边的民族。喉牙音"濊"曾经发生了到舌尖前音"粟"的历史音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