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38篇
  免费   566篇
  国内免费   134篇
管理学   2592篇
劳动科学   103篇
民族学   1346篇
人才学   759篇
人口学   66篇
丛书文集   7959篇
理论方法论   1593篇
综合类   13305篇
社会学   2493篇
统计学   322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45篇
  2023年   569篇
  2022年   569篇
  2021年   701篇
  2020年   636篇
  2019年   584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376篇
  2016年   582篇
  2015年   802篇
  2014年   1886篇
  2013年   1544篇
  2012年   1814篇
  2011年   2307篇
  2010年   2112篇
  2009年   2373篇
  2008年   2894篇
  2007年   1962篇
  2006年   1455篇
  2005年   1361篇
  2004年   1084篇
  2003年   1048篇
  2002年   927篇
  2001年   874篇
  2000年   630篇
  1999年   288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初中历史学科是中国历史为主,世界历史为辅,学习历史对提升国民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思维、记忆、情感、回顾反思等情感。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提升历史课程的重要性、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多媒体教学、提高农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积极性等方面能够提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2.
徐虹霞 《公关世界》2022,(20):103-104
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历史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如何在旅游学校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构建框架,强化时空观念;立足史料,提升实证能力;情境教学,深化历史解释;课堂思政,唤醒家国情怀;联系专业,培养工匠精神等方式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03.
地处中西交通之要道的新疆,千百年来孕育和积淀了丰厚而璀璨的多元文化,其中包括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然而历史上,新疆文化遗产却屡遭劫难;作为中国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有其独特而曲折的保护历程,对其进行历史的回顾与审视,是当今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4.
藏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民族发展史上,藏族及其先民与周边鲜卑、吐谷浑、汉族、蒙古族、回族等众多民族频繁往来,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藏民族文化灿烂,历史上多文化的交流,使得其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底蕴,熔炼成了具有独特气质的文化体系.这一切都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学者前赴后继地投入到藏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之中,在学者们的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关的学术论文汗牛充栋,有分量的研究著作也纷纷呈现于世.原青海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欧潮泉教授撰写的《藏族历史大纲》(民族出版社,2011年11月)就是其中一部较有分量的著作.  相似文献   
105.
黄宁莺 《中华魂》2004,(10):22-24
列宁认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这应该是研究历史,特别是站在现实的角度评说历史功过的一个基本的准则。然而,2004年2月28日南方某报刊登的一篇访谈中,受访者却对建国后的统购统销政策作了这样一个判断:  相似文献   
106.
纵观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一条重要经验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推进伟大的自我革命。深刻理解过去为什么能成功,必须准确把握自我革命的内在意蕴,全面把握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实践。充满信心地坚定未来能继续成功,就要充分认清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党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持自我革命“五个统一”的原则,才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07.
“民族互嵌”是当下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领域的新兴概念,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官坝村作为鄂西南地区因历史移民而形成的民族互嵌式村落,来自异地的多民族人口汇聚于此,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居住格局相互交错为表现形式的空间互嵌关系,以基层市场、礼物经济为纽带的经济互嵌关系,及以语言融合、信仰交融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互嵌关系。受互嵌关系的影响,官坝村不同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频繁深入,民族关系和谐稳定。本文旨在通过对官坝村的案例分析,揭示民族互嵌式村落的形成演进过程,为当今“民族互嵌式社区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已经成功开拓,但它是否可以复制、是否引领时代潮流,仍待说清。现代化为什么不是西方化,仍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阐明的问题。人类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资本主义而成于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它注定被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取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历史必然性,中国在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跨进世界历史的同时也改写了世界历史;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必须运用唯物史观掌握现代化理论的话语权,跨越西方以单一的“启蒙精神”、普世的“世界祛魅”为个人主义正名的语言陷阱。  相似文献   
109.
110.
信息载体的演变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甲骨时期、简帛时期、纸质时期、电子时期。中国的编辑活动从有文字记录的文献产生就已经开始了。甲骨时期的编辑活动主要是从事文献材料的收集、分类编序,使其便于收藏和流传;简帛时期是中国编辑业务的奠基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书籍编辑活动;纸质时期编辑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一种专门的职业,而且其分工也越来越细,出现了不同专业的编辑业务;电子时期为编辑业务的内容和形式又开辟了新的领域。信息载体的演变与社会对信息存储、交流及传承需求之间是辩证关系。编辑活动的历史表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进步为信息载体演变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信息载体的演变决定着编辑活动的发展,反之,编辑活动的需求又加快了信息载体演变的进程。中国的编辑活动经历了收藏编辑、著述编辑、出版编辑和电子编辑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