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9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604篇
劳动科学   32篇
民族学   162篇
人才学   100篇
人口学   75篇
丛书文集   1227篇
理论方法论   233篇
综合类   3825篇
社会学   340篇
统计学   20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524篇
  2010年   598篇
  2009年   569篇
  2008年   550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流行语基本类型的研究是我们研究流行语不应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章主要通过计量方法对目标语料的词长、结构形式进行分析与论述的,以试图揭示《报告》所发布的年度媒体流行语所蕴含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02.
中英文参考文献格式完全相同。引用专著必须在正文序号的右上角标明引用页码。多处引用同一参考文献只用同一序号,但必须在正文序号的右上角标明引用页码。各类文献的类型标志如下:图书专著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如下: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主要文献的著录格式示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3.
为了丰富本刊载文类型,给广大读者提供更多的学术动态信息,本刊欢迎统计类的学术会议、科研动态、学术著作评介信息稿件,具体要求如下:1.学术会议类:仅限于统计类的学术会议。可以是举办前的会议通知,也可以是召开后的会议综述;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某一个研究方向性的或专题性的。  相似文献   
104.
105.
正2010年,全球数据量跨入了ZB时代,根据国际数据资讯(IDC)公司监测,全球数据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拥有35ZB的数据量,信息数据以惊人的速度爆炸式地增长。同时,信息数据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一、大数据的概念、内涵大数据是以目前的工具和信息处理能力无法有效采集、管理、处理和分  相似文献   
106.
本文选取15家上市银行,并将其分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三种类型,以它们2013年年报披露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依据,对其中间业务结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相应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7.
使用安徽省1990-2011年的统计资料,以近20年来耕地数量变化状况扣粮食生产安全为研究对象,同时计算最小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并运用GM(1,1)灰色理论对人均耕地面积、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安徽省研究期内耕地总体上不断减少,前期持续下降,后期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上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尤其2004年以来增长幅度较大;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变化幅度不明显。(2)GM(1,1)灰色模型预测表明,自2011年至2017年的7年里,安徽省实际人均耕地面积、S一和耕地压力指数随经济发展均不断减小.但对于粮食安全生产压力不大。  相似文献   
108.
109.
以学界广为关注的“S(是)AV(())的”句式为例,重点分析“(是)……的”类句式在语境、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所显示的不同已然义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对国内外关于已然义“(是)……的”类句式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0.
从“癖马案”、“第五柏岛丸案”为切入点,分析了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确立以及发展过程,着重突出该理论的本源、价值和制度功能;第二部分论述了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在逐一批判其他标准的基础上,赞成坚持论行人标准具有相对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则讨论了期待可能性与刑法的公众认同问题,指出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适用,可以使个案的处理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协调与统一,使刑法的社会公众认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