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76篇 |
免费 | 132篇 |
国内免费 | 5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81篇 |
劳动科学 | 31篇 |
民族学 | 145篇 |
人才学 | 118篇 |
人口学 | 48篇 |
丛书文集 | 976篇 |
理论方法论 | 198篇 |
综合类 | 3035篇 |
社会学 | 398篇 |
统计学 | 3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122篇 |
2021年 | 142篇 |
2020年 | 125篇 |
2019年 | 129篇 |
2018年 | 96篇 |
2017年 | 120篇 |
2016年 | 142篇 |
2015年 | 204篇 |
2014年 | 382篇 |
2013年 | 355篇 |
2012年 | 415篇 |
2011年 | 468篇 |
2010年 | 430篇 |
2009年 | 433篇 |
2008年 | 635篇 |
2007年 | 452篇 |
2006年 | 273篇 |
2005年 | 261篇 |
2004年 | 209篇 |
2003年 | 133篇 |
2002年 | 110篇 |
2001年 | 120篇 |
2000年 | 90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是经济发展和金融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创新能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金融创新主体不明、目的不清、缺少金融创新的有效环境和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趋势不相适应.本文认为这些问题主要说明了我国缺乏激励金融机构创新的机制.因此,应该分别在产权、市场、监管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完善激励机制,促使金融机构积极并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
962.
分形企业的产生、概念与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现代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新型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出现.分形企业就是在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迁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类型.分形企业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是独立的,能够自主决策,同时又能正确处理它们在整个企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处于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的企业显然是十分有利的组织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63.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与适应——以金沙江河谷傣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同所有动物一样,都面临着适应自然环境的问题,这个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金沙江河谷傣族在长期迁徙和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找、选择最佳生存环境,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生长机制。这种文化生长机制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64.
长期以来,如何完善医疗档案的资源体系,建立数据化、智能化的医疗档案资源业态,始终是困扰医疗档案界的难题.随着5G技术的落地,我国档案信息化布局的相应展开,数智化服务进程不断加快,实现医疗档案资源由数字化向数据化转型升级,建立细粒度的数据化智慧服务体系成为当前重要课题.本文就医疗档案资源数据化、语义关联的关系展开研究,阐... 相似文献
965.
相对于鲁迅学“内篇”的成熟和成就斐然,鲁迅学“外篇”取得的成绩大为逊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鲁研界”似乎形成一种鲁迅学知识生产的“等级制”和“鄙视链”,鲁迅学“外篇”大致处于其低端。鲁迅与新时期文学的关系是鲁迅学“外篇”的重要内容,它至少包含八个维度:作为“精神资源”的鲁迅对新时期文学的多样化影响,鲁迅作品文学“原型”的当代书写,鲁迅创作文学母题的当代再现,鲁迅式文学类型、文体模式的当代承续,鲁迅作品艺术技巧的有机借鉴与发扬,新时期杂文对鲁迅批判精神的继承,鲁迅作品在新时期的创新性改编,鲁迅与新时期作家作品的个案性比较等。这些维度学界虽有或深或浅的关注,但表现出碎片化、数量不充分、标志性成果少等特征,相对于“内篇”研究而言,“外篇”研究在系统性、深入性、理论性、成果影响力等方面尚有差距,与“内篇”相比严重失衡,因此,鲁迅学“外篇”需要更加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66.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大庆精神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的中国精神的丰厚精神资源。中国梦与大庆精神同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都彰显的是一种理想、信念、品格、意志,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性高度。中国梦与大庆精神具有主题上的同构性、价值感召上的一致性、哲学意蕴上的贯通性。 相似文献
967.
由于近代社会的急剧变化,导致了近代岭南文化的大变化,使岭南文化转型而进入它的最重要时期。本文从商业贸易、宗教、移民、意识形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前后对比,认为出现文化转型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广东的地理位置和对外联系,使其最先承受外来文化的洗礼;二是在异质文化并存的情况下,岭南自身产生了一套适应文化转型的再生机制,而文化选择是再生机制的内核。主动性的文化选择使它面临多种文化能择优适用,不断更新。正是由于这种以文化适应为目的的文化选择,使近代岭南文化生气勃勃,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 相似文献
968.
由于汉语诗词讲究精练含蓄,常常不用人称代词或指代不明,这给译者在主语的判断和人称的选择上带来了困难,但是也为译者提供了比较自由的阐释空间.从关联理论出发,汉诗英译时人称必须明示,译者应根据作者的交际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理想化的语境假设,灵活选择人称视角来表达作者的交际意图,尽量避免误译,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69.
文章将经济发展分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就业增加四个指标,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选取2004-2011年各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对经济发展各个指标的关联度大小。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和增加就业方面影响力显著,但是其能源消耗水平仍然稍高;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各指标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研究表明,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有助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70.
杨慧琼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
清朝从1693年开始了百年禁教,但事实上在华基督教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在地下传播致信徒日增。这在当时中国是普遍的情形,福建也不例外。这说明,基督教扎根中国社会的阶段早已完成,且根基深稳。本文认为,明末清初到1723年是基督教在中国社会中的扎根阶段。这种扎根通过信仰的交谊舞而完成。具体地说,基督教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在信仰层次上巧妙地利用了中国本土信仰中与之相通的部分。孔孟之道,佛教和道教,以及民间信仰,都成为了基督教信仰的辅助信仰,成为人们转变信仰的基础。这是基督教扎根中国社会的奥秘所在,也是最有效力的适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