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2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832篇
劳动科学   686篇
民族学   51篇
人才学   236篇
人口学   426篇
丛书文集   997篇
理论方法论   184篇
综合类   1899篇
社会学   405篇
统计学   62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376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556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21.
云南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对云南省1986~2001年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劳动力投入与技术进步作用进行了定量测算。结果表明:劳动力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与资本、技术进步相比最小,资本的贡献份额最高;技术进步的贡献份额呈现出明显的起伏发展趋势,平均水平偏低,小于全国平均贡献率,与中西部较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云南省依赖于资本的高投入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此外,还分析了影响云南技术进步的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2.
学术界对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争论不休,一派主张规模化农业;另一派坚持小农农业;还有人提出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农业道路。本文综述了三种农业发展模式的优势与要求,指出了评价农业发展方式的三大标准是农业生产率、劳动力转移和资源利用率。但目前对于农业生产率的衡量没有统一标准,也没将资源利用率纳入其中,同时还对劳动力转移现实的地区差异缺少关注,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是后续研究中需要解答的问题。最后,本文强调对于农业现代化的认识是极为复杂的事情,需要极为谨慎。农业现代化也许并非单一路径,但基本方向是绿色农业道路,要将产品、生态和资源安全与提高综合效益并满足普通大众需求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223.
城乡一体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消除城乡差距的重要内容。重庆市作为连接东西部地区经济的枢纽,也作为2007年国家批准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引领和实践的重要意义。通过选取城乡收入、投资储蓄、经济结构、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15个指标衡量重庆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出重庆城乡一体化得分,总结重庆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借鉴。  相似文献   
224.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影响日益增强.在新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用C-D生产函数形式设定劳动力流动模型,从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间流动的角度,运用1999~2010年四川省相关统计数据测度实证分析劳动力流动对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析期内,流动劳动力对四川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4.83%.  相似文献   
225.
劳动力流动有效性是协调劳动力流动与教育关系,应对劳动力流动相关问题的理论.劳动力流动有效性,指劳动力流动主体的目标实现程度或需求满足度,表现为劳动力流动主体在流动过程中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适应性的大小.劳动力流动有效性可用劳动力流动有效量和劳动力流动效率来衡量.我们测得劳动力流动效率为2.049%.据此,我们判断当前我国劳动力流动有效性偏低.  相似文献   
226.
在农村要素市场发育的互动关系中,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务农劳动力具有替代与挤出效应是学界的一致共识。但作为改造传统农业重要力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其本身所具有的革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农村劳动力留农或返乡的功能并不被主流文献所重视。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分析农机外包服务对农户务农劳动力和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户选择农机服务将有效替代务农劳动力,但并不必然诱发劳动力外出务工,甚至具有抑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部门转移的趋势;特别是在村庄层面,机耕服务的改善将显著抑制劳动力外出务工。机理分析发现,农机外包服务将显著提高农户在农村部门的务工收入;统一提供机耕服务的村庄更可能发展非农产业,从而解答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去向之谜”。正是由于社会化服务所具有的改造传统农业并深化其分工的功能,决定了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并非是单纯地挤出劳动力,反而会拓展农村就业空间。由此强调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将成为农村与城市争夺优质劳动力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27.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引导其有序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回顾20多年来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历程,制约其顺畅转移和合理流动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现行的一些管理制度.本文从我国现行的户口管理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聚集、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制约进行分析,阐述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28.
下岗、失业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加入WTO之后 ,外来竞争将趋激烈 ,这必然会加剧我国各类企业的经济困境 ,下岗、失业的职工人数将大幅攀升。但是 ,加入WTO也会给我国带来新的契机 ,从而推动我国一些产业的发展 ,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从长远来看 ,如果我们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而且应对得当 ,新增的就业机会将有可能大大超过失去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229.
本文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2010年初在四川省63个自然村有无外出务工家庭的问卷调查为研究样本,分析四川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个体特征,劳动力流动对农民家庭收支、福利及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缓解农民家庭贫困、改善农民家庭福利状况及促进土地流转具有积极效应;对农户劳动力和土地等基本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农业产出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30.
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发展现状与政策措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当前和未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非正规就业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并成为扩大就业和实现再就业的主渠道。针对我国非正规就业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措施促进非正规就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