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6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741篇
劳动科学   669篇
民族学   48篇
人才学   212篇
人口学   423篇
丛书文集   943篇
理论方法论   175篇
综合类   1778篇
社会学   344篇
统计学   58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首先分析了劳动力市场转型期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发展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如人文基础学科发展态势平稳,应用性社会学科增长较快,工学、医学、教育学发展看好,但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缺乏,农学发展极度缓慢,文科、理科在三类不同地区呈现出高度趋同性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72.
基于全国31个省份1978-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全面FGLS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农业主产区和非农业主产区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能显著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该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与非农业主产区相比,农业主产区的农业机械化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效果更明显、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发挥的中介作用更明显;农业机械化是通过增加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通过增加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73.
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前,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技术正逐步接替以往由人工执行的任务,将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不同技能需求和就业结构。本文使用中国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应用数据和上市企业数据,选取GPSM方法检验了工业机器人应用与企业劳动力需求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需求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不同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存在差异。区分制造业行业类别的检验结果也均支持上述结论。此外,中介效应的结果显示,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工业机器人影响企业劳动力需求的重要传导机制,其解释力度达到总效应的49.34%。本文在微观视角下,为企业如何抓住自动化技术的机会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4.
中国劳动力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国家发展战略、经济体制和社会资源分配权利共同影响的结果,历经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和深化期四个阶段。其形成逻辑为:政府判断识别国内外面临的客观环境,选择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国家战略;在国家战略框架下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确立相应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决定社会资源的分配权利,引发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市场分割模式发生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既有利于探寻影响劳动力配置扭曲的制度性障碍,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从理论上构建劳动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逻辑体系;也有利于挖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逐步释放超大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红利,实现中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循环。  相似文献   
75.
2020年,成都市大邑县人社局承担的9项省、市民生实事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其中,城镇新增就业537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4.53%;失业人员再就业393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378.90%;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创业107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7.50%;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591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  相似文献   
76.
2020年,成都市蒲江县大力开展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实施农民工充分就业稳岗行动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建立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站点59个,推进各项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和业务办理。做好人力资源服务,在组建8支“一对一”服务企业专班的基础上,大力推广“蒲江微就业求职招聘”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求职招聘服务,帮助企业新招用工1200余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249人。  相似文献   
7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流动性不断增强。本文根据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调查数据,分析了近20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的空间距离变化以及农村劳动力省际迁移来源地和目的地变化及特征。  相似文献   
78.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新中国50年来,国家对西部地区有过多次大动作:第一次大动作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大骨干项目156项,就西部来讲,仅陕西和甘肃这两个省差不多就有40个项目。第二次大动作是“三线”建设,差不多经历了三个“五年计划”,国家投入了2050亿元,其中有几年的投资几乎占了全国总投资的一半。第三次大动作是在70年代初,中央决定引进一批石油化工和冶金工业重大成套项目47个,其中23个放在西部。第四次大动作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中部进行的三峡、小浪底、二滩等特大型水电项目,油田、油气田的开发,煤炭基地,南昆线、南疆线等铁路项目建设,还有通讯、航空方面建设。国家这四次大的举措,为西部开发奠定了一定物质技术基础,创造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在这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期,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这些地区市场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为加快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东部地区发展提供市场和能源、原材料支持,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79.
本文运用总量生产函数,通过分解全要素生产率,以湖北省为例,估算了湖北省1990~2012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驱动力在于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还具有明显的时间和产业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80.
协调城乡关系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处理好城乡关系,说到底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要通过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对协调城乡关系的结构转换和相关问题的分析表明,要实现城乡平等、和谐发展,必须触动传统经济社会的体制根基,大胆进行制度创新。新时期协调城乡关系的制度创新,必须服从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通过一系列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致力于经济总量在长时期内持续稳定增长以及在新形势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着眼于解决制约农村和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彻底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