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10篇 |
免费 | 151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630篇 |
劳动科学 | 60篇 |
民族学 | 103篇 |
人才学 | 101篇 |
人口学 | 41篇 |
丛书文集 | 1587篇 |
理论方法论 | 264篇 |
综合类 | 3415篇 |
社会学 | 1195篇 |
统计学 | 2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79篇 |
2022年 | 87篇 |
2021年 | 159篇 |
2020年 | 138篇 |
2019年 | 130篇 |
2018年 | 87篇 |
2017年 | 141篇 |
2016年 | 194篇 |
2015年 | 279篇 |
2014年 | 798篇 |
2013年 | 561篇 |
2012年 | 659篇 |
2011年 | 704篇 |
2010年 | 664篇 |
2009年 | 801篇 |
2008年 | 735篇 |
2007年 | 450篇 |
2006年 | 351篇 |
2005年 | 381篇 |
2004年 | 309篇 |
2003年 | 253篇 |
2002年 | 198篇 |
2001年 | 192篇 |
2000年 | 106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当前土地管理法制面临“弱市场化”“权力中心化”与“城乡背离化”本体性困境,就此需依托“政府—市场”上下联动、“权利—权力”内外反馈及“城乡一体协同发展”而反思转型和纾解。比较考量土地管理法制改革之两条进路,进而把握《民法典》“主体自治”理念对“去市场化”之修补、“权利本位”理念对“权力中心化”之矫正、“法律地位平等”理念对“城乡背离化”之扭转的有效调节和工具功用契机。具体面向《民法典》与土地管理法制因应对接时,应贯彻“私权自治与权力干预相统一”“资产效益与生存保障相统一”“协同发展与差异调控相统一”及“效益增长与持续发展相统一”等基础对接原则;遵循“政策引导—试点先行—入法推广”的基本思路,抓紧土地管理法制“废、改、立、释”等有效对接方法;聚焦农村集体土地且秉持从“权力中心化”转换至“权利中心观”的核心对接场域。着力推动民法典时代土地管理制度优化对策在顶层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的“三块地”持续联动改革、重点的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及其托底的土地管理法制保障机制等多维度发挥改革效能。 相似文献
52.
上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4):72-75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权利,其性质是新型的用益物权,作为农民最重要的民事权利,法律应允许农民对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同时法律也应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53.
我国土地制度演变及其绩效创造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孟祥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15-19,33
论述了我国土地制度的发展过程,阐明了土地制度的变迁是农业经济生产效益的释放过程,同时对土地制度变迁产生的绩效进行了评析,指出在农业经济活动中由于农业本身的产业弱势,政策颁布与执行中存在一个博弈,只有博弈结果是有利于农户收益提高时政策才会有效推行。 相似文献
54.
田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5):80-83
空间权是一种新型权利,空间权法理是传统土地所有权理论的新发展。空间权与土地权利的关系密切而复杂,准确恰当地定位两者的关系是空间权研究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5.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8-32
我国现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模糊,主体虚置,权能不完整,客体不确定,承包经营合同性质不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完善,需要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内涵;构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明确农民集体成员的权利内容以及成员资格获取及退出机制;完善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法律权能;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征用制度;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56.
改革开放推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使农业飞速发展,但是近年来,农业投入增长缓慢,农业用地向非农用地转化,出现了农业发展缓慢的现象。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依据这一观点,基于农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农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就是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当前所实行的分散经营的土地制度制约了农业利润率,对要素的吸引力不够,造成农业要素投入偏少,这最终导致农业发展缓慢。针对当前土地制度对农业发展的限制,继续探讨和分析满足效率标准的、更有效率的土地制度,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当前最为有效的土地制度改革方式是推行农民占有股权的具有所有现代股份公司特征的土地股份公司形式,这种形式能够解除现行土地制度对农业发展的限制、解放农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57.
土地补偿费农户间分配的各地方实践,并未完全遵循“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户”的中央政策原则。国家政策的背后与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不无关联,而经由村民民主讨论形成的乡村分配秩序则分享着另一套民间规范的逻辑,虽呈现出“地方性”与“规则不确定性”,但并非无序,主要问题在于“多数人的暴政”容易产生剥夺少数群体正当权益的行为。应当运用结构分化的方法,尊重民间秩序的积极意义,用正式法抑制民间秩序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8.
59.
田会是中国古代农村民间的一种互助性合作组织。它至少在清末浙东地区较为普遍地存在。在祀田、义田以外,会田又是另一种新的集体土地所有制形式。其基本特征在于它是一种跨家族的村民之间的经济互助组织。 相似文献
60.
正此轮深圳实行土地改革总体方案的背景是,各阶层对土地利益分配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强迁、强征现象层出不穷,土地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束缚中国市场化改革最大的三根绊马索,一是土地制度,二是金融制度,三是做大国有企业的理念。土地改革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总阀门,不懂土地、不懂农村,就不懂中国式的市场经济。中国面临第二次改革,总阀门又要动了。5月25日,《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正式公布,这是深圳历史上的第三次土改,是中国土地问题的一次重要实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