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67篇 |
免费 | 93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76篇 |
劳动科学 | 80篇 |
民族学 | 175篇 |
人才学 | 116篇 |
人口学 | 267篇 |
丛书文集 | 1746篇 |
教育普及 | 1篇 |
理论方法论 | 387篇 |
综合类 | 2765篇 |
社会学 | 794篇 |
统计学 | 5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71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66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101篇 |
2015年 | 168篇 |
2014年 | 440篇 |
2013年 | 508篇 |
2012年 | 604篇 |
2011年 | 740篇 |
2010年 | 631篇 |
2009年 | 555篇 |
2008年 | 744篇 |
2007年 | 569篇 |
2006年 | 500篇 |
2005年 | 522篇 |
2004年 | 401篇 |
2003年 | 394篇 |
2002年 | 342篇 |
2001年 | 270篇 |
2000年 | 163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澳门文学研究进程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文学不但有独特的发生、发展的历程,而且也有对澳门文学的评论、研究的进程.本文勾勒出澳门文学研究的五个时期,对澳门文学研究的过去、现在及将来提供一点参照. 相似文献
162.
2007年,中国社会的都市化进程与都市文化研究同步发展.在城市发展环境与都市精神生态不断恶化的当下,从"美国梦"向"欧洲梦"的转型标志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新理念与新智慧逐渐形成.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提出昭示了中华民族在城市化进程中"向内转"的创新模式,代表了中国城市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与方向.出于现实的与学术发展的需要,以环境、生态、精神健康为对象的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在全球范围内应运而生,并出现越来越繁荣的研究局面.对GDP的怀疑与批判表明中国经济学家开始"悔其少作",幸福经济学成为"对经济学研究目的和内容的一种回归".都市化进程不仅打破了地理-民族-国家的传统分界,也融化了文化、意识与心理等方面的隔膜,带来了一个产生大思潮、大思想与大学术的大时代.城市(都市)文化成为城市化加速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在都市化进程研究、文化城市与文化都市研究、以艺术之城为中心的艺术与城市文明研究、"新农村"与"城市群"关系研究、都市文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运河"申遗"相关的运河城市群研究、江南城市社会与文化研究、都市文化学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市文化学研究在2007年度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3.
《中州学刊》2017,(3)
当前,中国城市化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探索新的发展路径的关键发展阶段。考察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路径和经验,对中国城市化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美洲三个不同类型的国家(加拿大、墨西哥和古巴)为分析例证,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受到该国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影响,从属于该国的总体发展过程。在资源、环境和人口等制约条件下,借鉴国外城市化发展经验,提升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无疑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此,可考虑推进城市化由杂乱无序转向科学规划、由粗放扩张转向绿色生态质量提升、由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注重城市文化建设、由单一发展转向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4.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在改革开放后30多年中虽有所调整但并没有实质性变化,仍具有比较强的身份性、自用性、保障性、福利性、非财产性、非市场化特征。存在这种长期基本不变态势的根本原因在于“宅基地是农民的福利和基本居住保障、涉及全国几亿农民安身立命和农村社会稳定”这一认识根深蒂固,没有随宅基地功能的实际变迁而转变。随着农村宅基地由基本居住保障性向资产性转变,其功能重心亦发生转移,保障功能逐步削弱,财产功能逐步增强,原有的法律产权限制和无偿无期限使用、市场交易限制等传统宅基地制度愈来愈不适应现实发展需要,产生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必须在坚持宅基地集体所有、农民利益不受损前提下拓展宅基地使用权权能,逐步推进宅基地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宅基地使用权市场流转制度、有偿使用制度和退出制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要求,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价值。 相似文献
165.
电报业是晚清社会的新生行业。晚清社会引入电报后,清政府按照近代中国的社会条件建设发展电报业。电报业诞生后,形成官方主导的运行机制。在官方的推动下,晚清电报业逐步进入民间社会,开始其社会化进程。随着电报业的发展及其优势的体现,民间社会开始接受、认同,并开展建设民族电报业的讨论与思考。电报业本身的特殊性及其发展的社会需要,决定了晚清电报业国有化的最终归向。在晚清电报业的社会化进程中,官方高度重视、全程参与、顺势引导,这一特殊现象表明了清廷对电报业的民族性“改造”。晚清电报业的国有化过程,亦是电报业民族性改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6.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模式探析——来自鲁东地区的案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我国农村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特别是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中心城区的土地不断升值、村集体资产迅速扩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环境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与原有的集体经济组织相关的体制设计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农村集体资产如何进行改制、农村集体资产所产生的收益如何分配、居民和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建立等问题上。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使得农村地区特别是"城中村"地区亟待发展,但原有的集体经济组织所存在的缺陷限制了这些地区的发展,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模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7.
西方环境伦理学是在传统伦理学介入环境问题无力的情况下,发展、丰富和多元化起来的。其逻辑进路表现为道德身份拓展、认识论转变和整体观形成三个方面;当前的困境主要是其理论内部的自洽性和外部的普适性问题;寻求多元中的共识、尊重文化差异和寻找新的理论增长点是西方环境伦理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8.
市民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认知 --中国六城市电话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结构性的变迁过程中.城市化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正向功能的同时,也使中国处在城市社会问题的高发期.为什么当前的中国城市社会出现这样多的社会问题?对此城市居民如何认识?专家的认知和市民的认知有多大差距?对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六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沈阳、西安进行的相关调查表明,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具有系统性,最终的解决方式,应该是对城市系统科学合理的整治. 相似文献
169.
戴荣珍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0):17-20
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农民工维权为何如此之难?这虽然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下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问题以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不在此,而是执法不力。因此,要建立一个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最关键的是加强执法,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0.
晏阳初作为现代中国具有世界影响的乡村建设运动的奠基人与倡导者,在长达近70年的乡建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乡村改造方法论思想,探讨这一思想并对其做出中肯的评价,对解决当代中国农村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某些问题,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方法论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