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2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58篇
管理学   249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77篇
人才学   79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026篇
理论方法论   164篇
综合类   2340篇
社会学   404篇
统计学   46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91.
校园媒体既是新闻宣传的工具,又是学生良好的教育载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媒介生态环境的巨大变迁,媒介融合已成为传媒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并对校园媒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探析了校园媒体在新工具、新技术的影响下,在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功能方面,呈现出"立体化"特质:多种渠道融合传播、全媒体机构的出现、信息源与接收终端多样、内容选择精心定制、实践平台注重育人。这种特征,实际上是一种"工具"或者"技术"进步后,校园媒体实现的自我变迁。  相似文献   
992.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因提出"地球村"概念而享誉全球的加拿大媒介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继承西方哲学、美学中的视觉-理性传统,将印刷术与视觉、理性相勾连,创造性地阐明了由印刷媒介所强化的视觉感知偏向对于人类思想和社会产生的影响。此视觉偏向作用于人类的认知模式,表现为对固定视点、可见性和线性思维的强调;作用于美学领域,表现为印刷时代美学范式——"思想的美学"的形成;具体到文学艺术领域,体现为"透视法"/"视角"(perspective)这一以理性为主导的表征方式在诗歌、绘画和小说中的贯彻与运用,以及随之而来的无韵诗、玄学派诗歌、自然主义绘画以及西方现代小说的兴起。  相似文献   
993.
信息传播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的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多元化的媒介。从最原始的口头传播到以纸为载体的书籍和报纸,再到依靠电波发送信息的广播,乃至当下占主导地位的电视和新媒体,媒介的发展拓宽了公共领域的范围,更为民众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而媒介形态的变化也对政治信息的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媒介素养教育:"受众中心"话语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在尊重每位受众的同时,培养每位公民对媒介信息的使用、分析及制作能力.它以最广大的受众为对象,是对受众研究中"受众中心"话语内涵的重要补充,是一种新的"受众中心"话语的建构.  相似文献   
995.
《新学术》2007,(1)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等的媒介理论,此理论曾迅速风靡欧美各国,极受褒扬,也曾受到激烈批评。而在经历褒扬和批评的起伏之后,在相当长时间内麦氏及其理论似乎退居于较少引起注意的位置。时过境迁,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尤其是因特网的迅速崛起,人们对媒介技术的社会作用的关注再次出现高潮。本文将会谈到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理论和“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等,阐明这样一个思想:e时代将不仅仅是塑造我们的信息世界,“网络”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会的组织结构,网络式的组织结构可以将人的最大潜能得以释放,更全面的投入社会与自然中。网络时代人的发展将最后走向全面和自由。  相似文献   
996.
吕林 《江苏社会科学》2004,5(2):197-200
本文主要对郁达夫、郭沫若、成仿吾进行比较论述,从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天才观”、唯美主义印象批评等三个方面辨析了前期创造社的文学观、批评观与英国唯美主义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7.
杨健 《江西社会科学》2004,(11):172-174
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介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在社会发展中呈现出人际与大众融合的趋势。大众媒介与社会互动的核心问题是:媒介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为了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大众媒介在新的历史时期,还必须做出更大努力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998.
立足于中国当下的媒介生态环境,新媒体素养成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并有助于媒介领导者理解和把握信息的根本,这不仅是媒介经营管理更新换代的要求,也是适应全球化信息传播的需要。中国媒介领导者的新媒体素养可以通过应变力与判断力的培养、学习力和应用力的强化、思想力和审美力的提升、创新力和创造力的激发等多角度进行提升和完善。  相似文献   
999.
高校辅导员家访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是形成教育合力的关键一环.然部分院校辅导员家访工作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少数院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甚至流于形式,缺乏顶层设计.后社会化媒体时代的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应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开拓,由“家访”向“佳访”转变,形成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媒介思政”大格局,最终构建以“人文关怀、‘三全’育人、私人定制”为核心的家访模式,切实增强家访工作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000.
媒体的转型发展过程,离不开媒介融合.地方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前有中央级媒体的高度垂直布局,后有市场化新兴媒体的细分重构,其组织成分和媒介资源日益窄化,又反过来加重了转型的障碍和困难.从代表性的纸质媒体到电子媒体,安徽的传统媒体多年来都在进行相关的积极探索,多方寻求突破,多元塑造产业形态.通过对省内报社、电台和电视台发展实践的深入探究,观照其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实际问题,突破媒介融合的理论框架和宏观参照,力图从技术逻辑、体制观念和产业想象三个方面作出发展路径的多元思考与理论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