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79篇
劳动科学   95篇
民族学   43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1219篇
丛书文集   208篇
理论方法论   91篇
综合类   643篇
社会学   150篇
统计学   4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文章利用了年龄移算法,基于2010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的部分数据对我国人口总量、老龄化、人口结构等在短期和中长期两个阶段分别进行了预测分析,其中重点讨论了修正后的总和生育率取高中低三种水平环境,最后提出了一种动态的渐进修正总和生育率模式对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影响。可以说,若统计资料在合理的误差之内的话,用年龄移算法对短期的预测结果应该是相当之好,其预测结果是有价值的,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上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曹锐 《西北人口》2012,33(2):103-107,113
本文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历史与流动人口主体的转变为背景,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新生代流动人口。根据实证调查资料,提出新生代流动人口生育期望的理论假设,运用定量统计的方法,从期望生育数量、生育时间、生育目的、性别偏好等4个方面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生育期望现状进行描述分析,指出新生代流动人口与传统流动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村人口生育期望的异同。以生育期望的四个方面为因变量分别建立回归模型,解释个人背景、婚育状况以及流动经历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生育期望的影响,最后提出改善新生代流动人口生育期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张冬敏  雍岚 《西北人口》2012,33(1):70-74
为测定生育政策调整对陕西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本文选择四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2010—2080年间陕西省人口年龄结构将面临着劳动人口供给量大幅下降和老年抚养比快速增长两大难题;生育政策的调节方案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两大问题的问题;其中从现在起实行"父母中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调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利用一个村庄的个案访谈与统计资料探讨了农村新近出现的“小二胎”现象的内涵、特征与成因。结果表明,一、二胎生育间隔大于等于7年的“小二胎”大量涌现,其中计划外生育占据多数,且随着间隔的拉长其所占比重更大。与此相对应的是生育妇女以30岁以上的大龄妇女为主。作为农民的理性选择.“小二胎”是农民在内在动机与外在条件共同交织下的合力结果.其中农民的生育意愿是核心,基层计生环境的放松为诱因,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为此提供了经济基础。希望本研究能从微观视角为思考我国计生政策的下一步走向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995.
长期的实践充分证明,做好人口计生工作,根本出路在于转变长期积淀于人们灵魂深处的传统生育观念,而观念变革必须植根于基层丰富多彩的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文化的力量无穷,但文化力量的发挥远非一日之功。近年来,湖北省立足于民生改善,立足于家庭发展,坚定不移地开展生育文明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激发人口文化的活力,培植生育文明的理念,塑造现代生育文明。文化的力量,正悄然地消融着传统观念的坚冰,消蚀着人们灵魂深处传统思想的"硬石"。  相似文献   
996.
"十一五"以来,湖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生育文明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实施生育文明"幸福家园推进计划",广泛开展"五星级生育文明示范户"评比表彰活动,立足民生改善,立足家庭发展,创新工作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六大行动"和五项主题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促进了群众婚育观念的转  相似文献   
997.
生育意愿是对生育时间、生育数量和生育性别等内容做出的选择。这种选择往往会受家庭条件、居住环境、文化水平、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结合东北地区农村群众的生育观念,仅从农业大省的角度分析社会因素对农村家庭生育性别意愿的影响。影响吉林省农村生育性别意愿的社会因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对男性的依赖。吉林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改革开放30年来家庭联产承包的分散经营生产模式没有  相似文献   
998.
宋健  陶椰 《人口学刊》2012,(5):3-11
家庭生育数量会受到性别偏好的影响,但影响方向和作用机制还未达成共识。文章利用全国城市青年调查数据,对性别偏好和家庭生育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偏好并不等同于男孩偏好,其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无性别偏好在城市已婚已育青年中所占比重最高。不同性别偏好对家庭生育数量的作用方向和强度有所差异:性别数量双偏好会显著提升家庭生育数量;与无性别偏好相比较,单性别偏好也会提升家庭生育数量,但女孩偏好对家庭生育数量的提升作用更强也更显著。  相似文献   
999.
文章根据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总数,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据,通过模型模拟的方法对中国2000~2010年的平均生育水平进行了估算。结果发现,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中,普查的人口总数和历年的总和生育率存在明显的自相矛盾;如果2010年第六次普查的人口总数是真实的,则历年公布的总和生育率明显偏低。在考虑2000年五普人口总数存在低估的情况下,文章估计2000年以来的平均总和生育率为1.57左右。  相似文献   
1000.
在观察数据基础上,描述出生人口性别比周期性波动现象,并对其内在机理做出解释。研究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周期性波动是一个普遍规律,其波动周期与生育间隔相关。正常情况下,周期成分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影响较小并且稳定。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周期成分明显大于其他国家,这与中国强烈的性别偏好有关。周期成分不是影响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主要因素,性别选择行为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尊重出生人口性别比周期性波动的客观规律,关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中长期变化趋势。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拐点"已经出现,在继续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的条件下,出生人口性别比将进入下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