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17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养老金新政:新旧养老保险政策的替代率测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论文通过模型在一定的精算假设下作了比较分析,发现在同样的精算假设下测算,改革之前的养老金替代率要明显高于原来预计的目标替代率,其主要原因在于在个人账户空账的条件下,个人账户假设的利息率是比较低的,而做实个人账户之后,资本市场可以获得合理的利息回报,个人账户积累的效率提高,加上基础养老金比例增加,是改革后养老金目标替代率没有下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2.
2015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正式终结.目前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问题.文章以养老金替代率为切入点,根据该项决定建立养老金替代率模型,分别测算“新人”和“中人”的养老金替代率,对制定过渡性政策的实施细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3.
安婧 《劳动世界》2017,(9):20-21
随着新生儿生育率的持续走低,老年人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向世界各国提出挑战,与此同时,老年人抚养比的持续攀升,更加使这一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世界经济的整体低迷,要求各国在财政和养老金支付水平上寻求平衡,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针对养老金问题进行改革,努力建立一个持续可行,稳健的养老金体系,为此,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合理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4.
孙博  雍岚 《西北人口》2009,30(1):7-12
在我国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调整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的背景下,作为反映退休职工生活水平的指标,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将发生较大变化。本文运用精算理论。针对新人、在职中人、退休中人、老人分别构建预洲模型,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不同群体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群体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都呈现出下降趋势。2025年前后,可能面临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的困境。各群体间的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差异较大:退休中人的替代率水平最高:老人的替代率水平最低;在职中人与新人处于中间状态。研究还表明,高龄退休职工的替代率显著低于同期的低龄老人.现行养老保险政策对他们的保障存在较大不足。  相似文献   
145.
收益率波动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精算模型比较了收益率波动条件下,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对参与者的经济影响差异,并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现行政策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1)由不同收益率,可确定不同收入群体对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的偏好差异,从而为不同收入水平人群实施替代率结构调整提出分类标准。(2)收益率较低时提高退休年龄,个人账户激励效果强于基础养老金,因此在收益率波动状况下,提高退休年龄并增加个人账户份额不失为恰当选择。  相似文献   
146.
基于精算模型的“新农保”个人账户替代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以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为依据,建立新农保个人账户精算模型,测算农村人均纯收入不同增长预期下个人账户的替代率水平,分析新农保替代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参保年龄、缴费档次的选择、收入增长率和缴费方式等都对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的情况下,要维持一定的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不仅要鼓励农民延长缴费年限、选择较高档次的缴费标准,还应建立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自动调节机制,根据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适当调高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金额。  相似文献   
14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依据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运用保险精算的方法,构建出新农保替代率精算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新农保替代率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提出以下建议: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实行比例费率制;鼓励农民尽早开始参保并保持长期缴费;鼓励参保农民选择较高的档次标准缴费;新农保个人账户基金应当适时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继续强化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8.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为了保障养老金支付的可持续性,养老金替代率需要适应人口结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收入水平不同的人群养老金替代率应该不同。对于高收入人群,应适当降低统筹账户养老金替代率,对于低收入群体,应提高统筹账户养老保险替代率,这有助于缩小两个群体养老金领取水平的差异。当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指标变化到一定程度或超过临界阈值时,要实行减缓养老金收支水平波动的调节机制,既兼顾经济增长、代际公平又关注养老金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9.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自建立以来,在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和统筹城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如替代率水平偏低的问题,影响了它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是影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两个主要因素,但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的问题更加严峻,该问题的优化更能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提高。个人账户替代率测算模型的构建能有效揭示当前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对测算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显示,缴费水平和投资收益率是影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待遇水平的两大关键因素,可从缴费档次、补贴机制、投资体制和投资机构改革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