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17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社会保险法明确了社会保险的基本方针是"保基本",但"保基本"的内涵是什么、退休人员领多少养老金才能"保基本"。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尚无充分的讨论,在政策上也无明确的规定,因而在实践中也会产生困惑。专家的解答也许会使您从中找到答案。一、衡量养老金待遇水平的标准和尺度毫无疑问,国内外各界一致公认,养老金替代率是衡量养老保障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但替代率的概念和含义"众说纷纭",口径不一。在我国使用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更有其合理性,一是我国养老保  相似文献   
22.
在人口老龄化压力下,各国公共养老金体系普遍面临逐步增大的支付压力,为维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引入了自动调整机制。本文对公共养老金自动调整机制的国际经验做了比较分析,总结了自动调整机制的机理、特点和类型,结合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测算分析了不同调整机制对制度可持续性和待遇充足性的影响,探讨了自动调整机制在我国的适用性。最后给出我国建立养老保险调整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3.
企业年金积累期的最优动态资产配置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替代率是评价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构建了与替代率挂钩的目标基金,建立了基于目标的企业年金基金最优资产配置模型,利用随机动态规划方法获得了年金基金最优投资策略的解析解,并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技术对所得结果进行数值模拟,考察了不同市场环境及不同群体的最优配置策略和最优策略对可控制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模型中参数对年金基金的最优配置策略各有不同影响,不同群体和不同金融市场中的最优策略也有差异,但总体而言最优资产配置策略具有高风险资产权重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24.
以南京市为例,在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替代率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南京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替代率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南京市失地农民养老金替代率在5%~24%之间,替代水平偏低。而采用ELES模型测定其合意替代率应在26%~41%之间。据此提出建议,为相关部门调整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彭浩然 《统计研究》2012,29(9):31-36
退休制度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个人退休行为的激励程度。作者通过测算九大行业代表性个体在不同退休年龄的养老保险替代率和边际隐性税率,得到以下结论: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个人退休行为存在普遍的负面激励作用,即会增加提前退休行为出现的概率,并且这种负面激励作用存在着很大的行业差异性,低收入行业的职工面临着更严重的负面激励。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上,作者对弹性退休制度的精算中性原则进行了反思,并建议我国在进行弹性退休制度设计的时候,既要消除养老保险制度的负激励作用,又要注意保护低收入行业职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26.
养老金替代率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财政收支和社会保险制度设置有关,而养老金支付结构的单一和目标替代率较高则容易引发政府债务危机。中国养老金的替代率、支柱结构和再分配功能与其他国家相比有不同的特点,主要由于尚未建立多层次的支付结构和横向再分配功能薄弱,使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与公平性受到严峻考验。因此,中国应该保持城镇职工养老金替代率的稳定,加快建设个人账户,尽快实现城镇职工退休金的多支柱结构,尝试构建强制性的农村社会统筹和自愿性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强化养老金的横向再分配功能。  相似文献   
27.
养老金替代率对于养老机制的绩效评价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以养老金替代率为切入点,根据现有政策进一步细化养老金替代率精算模型,测算不同退休年龄下的养老金替代率和养老金久期缺口,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建议。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应以提高退休年龄为主,同时兼顾投资预设收益;应采用延迟退休和弹性退休协调并重的政策,并落实《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及有关退休、养老金支付计算方面的相关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28.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我国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民政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替代率较低、年轻人参保意愿不足、与其他社保制度的衔接不够、基金的保值增值等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新农保”这一惠农政策能够持续健康运行,最大限度惠及广大农村居民,使其老有所养,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29.
推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前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具有保险与福利的双重特征,能够调动广大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从试点地区的意见反馈来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方案还存在着制度细节不完善、基层组织机构薄弱、保障水平较低以及资金保值增值困难等问题。要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必须加强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重视基层保障机构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保障水平,强化农保基金管理,确保基金的保值与增值,从而使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成为真正的惠民工程。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未来江苏省补充养老保险替代率变化状况,在分析制度替代率的基础上,建立了测算模型,分别对江苏省2010—2030年不同性别的职工做预测。结果显示:江苏省补充养老保险替代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制度对不同性别参保职工退休后生活水平的影响差别悬殊,超过制度起初设计的目标。逐步提高缴费率、延长退休年龄特别是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是提高女性职工补充养老保险金替代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