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7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5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104篇 |
人才学 | 6篇 |
人口学 | 21篇 |
丛书文集 | 160篇 |
理论方法论 | 40篇 |
综合类 | 421篇 |
社会学 | 86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55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77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村落是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空间,是少数民族文化孕育和发展的生态基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开发,不仅只是外在形式的物化改造和形象改观,更应该是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延续、民族精神的弘扬、传统聚落共同体的建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志作为记录民俗资料的科学活动,能够突破传统志书的局限性,充实民族问题研究的内容和形式,彰显民俗的地位和功能,发挥着文化记录、传播和交流的功能,有助于重构村落共同体,使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有主体依托。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志书写应该包括田野工作、描述和分析三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72.
以羌族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聚落与传统村落关系的梳理,明晰传统村落是传统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对羌族传统村落概念的辨析,探究羌族传统村落入选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的情况及其分布,概括羌族传统村落的地理分布特征,发现羌族传统村落相对集中,呈块状或条带状分布,主要沿河流一线展开,干流密集支流稀疏,海拔上具有“高密低疏”的垂直分布特征。从羌族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上看,羌族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表现为数量不多、范围较小、职能单一、规模不大,与人口密度呈正比,村落之间联系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4.
华北村落的人类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林友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在探讨中国社会组织原则时 ,将华南的宗族研究范式与华北的满铁研究传统结合起来 ,可以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学术实践路线 ,这就是追踪调查再研究模式。它所具有的学术魅力在于 :(1)方法论上 ,确立了一种将不同研究传统结合起来的研究取向 ,即追踪调查再研究模式 ;(2 )与国际汉学人类学界接轨 ;(3)考察村落社会文化变迁的原委 ,洞悉社会转型期的实质 ,对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华北村落社会提供一场人类学个案解说 相似文献
75.
郭琼珠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22-128
在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村落传统体育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村民对本土传统体育的认同日渐趋弱,传承人才短缺,许多不可再生的优秀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不断消失,村落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愈加窄小.村落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的资源宝库,保护村落传统体育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只有依靠地方政府、社会各界、村落传统体育传承群体等方面力量的协作,才能使村落传统体育从消极维护走向积极保护、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76.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6)
非遗保护,特别是在基层部门的保护实践中存在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即缺乏整体性保护理念。"村落文化""活态文化""文化空间"是非遗保护中容易被忽视,但却是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途径。甘南藏族自治州农牧区至今保留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数量均居全省之首,对研究和保护少数民族非遗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少数民族非遗整体性保护要重视"村落文化""活态文化""文化空间",这三者与非遗水乳交融、相互融合、不可分割,村落文化是非遗的载体,活态文化是非遗传承的水系,而文化空间则是非遗生发的母体。 相似文献
77.
村落家族文化复兴对乡村政治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7(2):27-30
村落家族文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复兴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家族文化对于乡村政治发展与乡村现代化进程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乡村,在凝聚民心和保持社区稳定等方面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推进乡村政治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对村落家族文化采取正确的对策. 相似文献
78.
谢玉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2):52-55
村是我国农村社会的基本单位,村落经济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村落经济在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才得到真正发展。目前,湖南村落经济发展呈现的特点是:村落经济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村落经营方式以家庭经营为主;农户以种植业为主;村落非农产业迅速发展;村落经济发展越来越超出村落范围。发展湖南村落经济需要政府有所为,做好规划、引导、支持、保护等工作,各级政府应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