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8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91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有一段“国人皆曰”的议论,认为国君在用人、去人、杀人时,应该倾听国人的意见。他还谈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得天下是“天与之,人与之”。此外还有“诛一夫”、国君有大过不听劝谏则“易位”等说法。不少学者依据孟子的这些言论,认为他具有民主、民权甚至人民革命的思想。本文对这些说法逐一进行考证,认为这些学者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如果说孟子具有民本思想,那么他只是将民当作君王立国的本钱、资本,而不是将民当作立国的目的、看作国家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论人大代表选举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几十年来一以贯之的人大代表选举及其相关运作机制与法治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其中最重要的症结在于权力对人大代表选举过程的影响力与支配力过于强大,而民权的力量过于弱小。本文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人大代表选举过程中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加重民权的作用与力量,削弱权力对选举过程的影响力与支配力,引入竞争机制,尽可能扩大选民的知情权与了解权,建立与完善选民对候选人和人大代表的有效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姜艳秋 《社区》2010,(9):5-5
“我们是河北区民权门桥园里、康桥里的部分居民。今年年初,全市普降罕见的大雪,全市各个部门在雪后积极清雪,不到3天,主干道的积雪就已经清理完毕。但是,我们小区门口的积雪很多,特别是许多小路的两边堆积了厚厚的积雪,雪后好多天一直没有清理,老人孩子出行都要小心翼翼以防摔倒。主干道很快被环卫局清理干净,但各家的门前雪该由谁来管?”记者接到读者来信后,对本市积雪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罗斯福政府并没有给予黑人真正的"新政",也没有为促进黑人民权的发展采取重大举措。但是罗斯福政府在大萧条时期所采取的救济措施,以及联邦政府扩大对黑人知名人士的任命,使黑人看到了民主党统治下的联邦政府可以成为黑人争取民权的工具。罗斯福"新政"也因此改变了多数黑人在政治上的政党选择,对日后美国的政治生活和黑人争取民权的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   总被引:121,自引:0,他引:121  
本研究从“市民权”概念入手,探讨乡城迁移人员成为“非市民”的制度背景和身份建构机制。笔者认为对既有户籍制度的政府需要是户籍制度及“农民工”制度长期被维持的基本背景。而目前中央政府的放责放权与地方城市政府的自利自保倾向并不利于“农民工权益问题”的真正解决。与此同时,作为中国社会中的第三种身份,“农民工”的被建构和被广泛认同,既构成了现有“农民工”制度的合法性基础,也影响了乡城迁移者的权利意识和利益表达行动  相似文献   
16.
1895年《马关条约》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维新派为救亡图存,提出了“大民族主义”的文化革命纲领,它已经包含有反帝反封建性质的近代民族主义思想、民权学说和科学救亡思想,表明旧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7.
保障民权与改善民生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责任。任何以改善民生为借口拒绝保障民权的做法,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原因很简单,若改善民生成为恩赐公民的慈善行为,民众只有仰人鼻息,感恩连连,而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若不能制度化、程序化与法治化,谁也难以保障改善民生的措施不会被抛弃,不会异化为小部分人谋利的工具。空洞的民权诉求,如果不尊重民众的经验感觉,不伴之以民众利益的切实改进,很难有号召力,更谈不上在实践中推动社会正义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权哲学》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循本开弘,也是对西方权利理论的扬弃和改造。它以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为活水源头,在汇通中西学说、传统与现代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中国本土主义的权利理论。在体系结构上,它解决了中国民权哲学相互关联的六个重要问题:本土资源、理论基底、道德关注、核心法门、现实考量和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2月13日周日晚7点钟,武汉市江汉区民权街派出所会议室。窗外寒风凛冽,室内暖意融融。一个小姑娘在排练舞蹈,旁边坐着一名头发略白的警察,他时而指点小姑娘时而给她掌声。小姑娘名叫思思,警察名叫孙宗群,她叫他爸爸。时间回到2004年,孙宗群抓获了杀人犯——思思的爸爸胡瑞,从此思思成了没有爸爸的苦孩儿,她的额头上有了"死囚犯女儿"的"刺青",她破罐子破摔成了一个人见人厌的坏女孩。思思将自己所有的不幸归结到孙宗群的身上。说出来你也许不信,两人关系的改变,源于警察与死囚之间的约定……  相似文献   
20.
陈先初 《船山学刊》2004,(4):155-160,154
在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梁启超无疑是一位最具代表性且影响十分深远的人物,这样说并不是由于他取得了多少改变历史的事功,而是由于他那独具特色的宪政思想.诚然,如同其整个政治思想一样,梁的宪政思想也具有"善变"的特点,但他的善变与其说是出于"太无成见"的思想性格,不如说是根据其日益更新的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所进行的自我调适和择善而从.他的调适始终围绕着一个既定的中国目标,那就是:易专制政体为立宪政体,变传统封建帝国为近代宪政国家.鉴于梁的宪政思想作为其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虽已受到一定的重视但研究尚嫌不够,同时鉴于梁氏亡日期间特别是自离开祖国至1907年之前的一段时间是梁氏就宪政问题进行集中思考和理论阐发的时期,本文以为有必要对上述时期梁氏宪政思想作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