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8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91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汪康年戊戌时期的变革思想以兴民权为中心,经历了政治变革、社会变革和地方自治思想萌芽三个阶段。作为维新派中的实干家,他的变革思想不仅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思想启蒙作用,而且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有筚路蓝缕之功。  相似文献   
22.
郭院林  焦霓 《云梦学刊》2011,32(6):32-37
和以往不同,刘师培在1904年间大量运用白话文这一形式进行民族革命宣传。他从“挣种族事业”、“挣国土事业”、“挣政治的事业”等方面著文启迪民智、激发爱国主义,提出了革命途径与军国民教育。他以进化论作为理论武器,论证了封建制度必然要让位于资本主义制度。刘师培在《中国白话报》上的著述展示了这期间刘师培短暂而又激烈的白话文思想内容与主张,,而这实际上成为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先声,在中国现代白话文建设之初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在"欧风美雨"的侵淫下,与其他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样,梁启超把西方传入中国的一些政治观念作为救治中国的一剂良药,而民权和国权则是他经常使用的药引之一.梁启超利用中国传统民本资源将西方近代勃兴起来的权利思想加以改造使其中国化,并赋予它新的含义.民权的宣传和实践增强了近代中国人民的权利意识、为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及选择提供了理论性指导、说明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必须从一国国民的现代化做起.  相似文献   
24.
近代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所理解的"民主"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概括而言,近代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主要有如下七种:"民主"即为"民本";"民主"即为"君主";"民主"即为"民权";"民主"即为"自主";"民主"即为"民治";"民主"即为"平民政治";"民主"即为"共和".由此,问题的关键不是强求大众对于"民主"认知的一致,而是要理解每个人使用"民主"的方式.  相似文献   
25.
2009年12月13日周日晚7点钟,武汉市江汉区民权街派出所会议室。窗外寒风凛冽,室内暖意融融。一个小姑娘在排练舞蹈,旁边坐着一名头发略白的警察,他时而指点小姑娘时而给她掌声。小姑娘名叫思思,警察名叫孙宗群,她叫他爸爸。时间回到2004年,孙宗群抓获了杀人犯——思思的爸爸胡瑞,从此思思成了没有爸爸的苦孩儿,她的额头上有了"死囚犯女儿"的"刺青",她破罐子破摔成了一个人见人厌的坏女孩。思思将自己所有的不幸归结到孙宗群的身上。说出来你也许不信,两人关系的改变,源于警察与死囚之间的约定……  相似文献   
26.
民国初年正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社会各方面都发生着比较大的变化。《民权素》是民初刊行的大型文学杂志。通过对杂志内容的考察可以看出民初婚恋观念的变化、文体形式的变化和戏剧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7.
北京政府和南京政府分别于1919年和1934年制定《县自治法》,这两部法律在法律用语、自治事项的范围和议会选举权上的差异体现了民国时期民权观念的变迁。自治法规的差异和民权观念的变迁,既与北京政府和南京政府的自身性质有关,又与民权观念的传播和影响程度有关,还与这两个时期的民权实践有关。两部《县自治法》的对比,也说明立法是一项涉及诸多层面的系统工程,传统制度与传统文化、立法者自身的立场、观念和价值追求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都会对法律内容的民主性、科学性和进步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民权思想是政治法律思想史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近现代宪政体制的理论基石之一。梁启超主要是从民权与君权关系的角度来强调"人人有自主之权"的必要性,其立意在于伸张民权而限制君权,进而达到变法图强的目的;中江兆民的民权思想则直接与自由平等观念相连,强调政府的职能在于保障人民的平等自由和增进人民的福祉,与西方启蒙思想家们主张的民主思想更加相通。  相似文献   
29.
在日本明治思想界,“自由”多指上天赋予个人的自主之权,“民权”则为人民应当享有的法律权利,两者实即一体两面.黄遵宪抵达日本后,受到明治新学的影响,初步形成了“民权”思想.他从推崇“君民共主”政体出发,认识到“民权”的积极意义,提出了以人民掌握租税、讼狱、警察之权和议政之权的设想.不过,由于倾向将“自由”理解为反礼制和反君主,他始终对“自由”持否定态度.如此一来,其“民权”就成了依附于君权的民权,成了没有“自由”根基的民权.在君权尚不能自保的晚清中国,这样的民权设想显然难获实践.  相似文献   
30.
"来到鹿邑,参观了宋河酒业和太清宫,我用四个字来形容‘:震撼,有味’。"11月10日至11日,迎着初升的太阳,郑州市记者协会"走基层看豫东"采访团一行40余人奔赴商丘民权和周口鹿邑,感受领略豫东的经济发展和老庄文化,郑州市惠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雷秀霞在参观完鹿邑和宋河酒业后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