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人口学   3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21.
22.
人口死亡水平的变动与趋势包含了与社会发展互为因果的潜在信息,对其进行挖掘可以为人口数量与素质、城市化与劳动就业、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参考。基于“五普”、“六普”的人口普查数据,文章利用模型生命表方法对福建省的人口死亡率进行了校正;宏观角度对比分析了2000年-2010年福建省人口死亡水平与模式变化,微观多角度剖析了设区市之间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的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结论为:一是福建省人口死亡率显著降低,人口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婴儿死亡漏报、错报问题明显减少;二是九个设区市之间的死亡模式存在地区差异,城市化水平、生育水平及社会卫生条件是差异产生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但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和公共医疗卫生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3.
采用1981-2009年分年龄分性别死亡率样本数据,通过对其死亡率改善的分析,探讨对于两个基本险种定期寿险和年金的修正责任准备金的变动影响.  相似文献   
24.
《人口学刊》2013,(6):54-60
随着我国人口流动率的不断增长,人口流动的长期化趋势日益明显。对于流动的长期化或处于流动状态的时间长度,一般使用流动人口在目的地的平均居住时间长度来衡量。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和指标,即流动预期寿命。它是指在给定的分年龄人口流动率的条件下,人们预期在流动状态下度过的年数。它是通过编制生命表进行计算的。平均居住时间受到年龄结构的影响,而平均流动预期寿命排除了年龄结构的影响。通过人口普查数据的计算,我国人口的平均流动预期寿命在过去10年增长了一倍,由2000年的5.4年上升到2010年的10.8年,2010年男性的平均流动预期寿命略高于女性。人口流动的常态化和长期化成为日益显著的趋势。  相似文献   
25.
独生子女家庭丧子概率的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2000年中国生命表数据,使用概率方法分析了男性丧子的指标,并且研究了这些指标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父亲在子女0~4岁时丧失女孩的年龄别概率比男孩的概率要高,5岁以后丧失男孩的年龄别概率比女孩要高,丧子的累计概率达到10%;男性丧子概率随着开始做父亲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但该年龄的改变对丧子的平均年龄和丧子后的平均年限基本上没有影响。农村地区的父亲丧子的危险性比城市地区的父亲要高,而且他们丧子时的平均年龄要小,丧子后的存活年限要长。  相似文献   
26.
各地区老年人口死亡率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我国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 ,首先对全国老年人口年龄别死亡率进行了数学模拟 ,其次对我国 30个地区老年人口年龄别死亡率与模型 (全国老年人口 )值进行了数学分析与模拟。研究表明 ,全国及各地区老年人口死亡率均可表达为年龄X的简单数学函数。本文还研究了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老年死亡人口登记的相性误差  相似文献   
27.
文章分析了缺损数据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保险中应用的重要性,指出缺损数据是保险开发的一个难点;讨论了一类截断数据的核估计方法在缺损生存数据中的应用,并结合老年保险课题给出了生命表函数的估计.  相似文献   
28.
河北省教育生命表及人口发展下的教育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人口的发展对各级教育的需求起内在的决定性作用,而教育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平均教育年限逐年提高,教育需求呈扩大趋势。但未来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使河北省未来20年内各级教育的需求状况又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通过编制河北省教育生命表,结合河北省未来人口的预测,能够对河北省的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并能通过各级升学率的变动观察毛入学率的变动,从而为确定未来毛入学率提供可靠的计算工具,对教育需求作出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29.
文章搜集、整理了民国时期中国人口的死亡率资料,认为该时期粗死亡率在25‰~35‰之间,婴儿死亡率可能在170‰~200‰之间,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随着地区和时期的不同,有着较大差异,在某些地区已经超过了40岁。另外,公共卫生系统的建立对降低死亡率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历史人口学是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史坛兴起的一门史学分支,也可视为是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部分。作为现代人口学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的人口寿命问题,同样也是历史人口学所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具体至唐人年寿研究领域,虽有李燕捷先生的《唐人年寿研究》一书珠玉在前,但系统阐述唐代特定社会群体年寿水平的文章论著却尚未出现。本文拟以唐代科举出身者为研究对象,广泛查阅了相关史书及碑志资料,并参照有关笔记小说及新近研究成果,就这一群体的寿命水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希望能对唐代人口学和科举学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