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人口学   3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32.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十二五时期"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的目标。本文在生命表数据基础上,通过计算平均预期寿命贡献率并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后得出:我国目前平均预期寿命虽然已高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但其绝对增速正逐渐放慢。而降低60~90岁年龄段老年人口死亡率、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缩小家庭规模、迁移有条件的离退休老人到低海拔地区养老是实现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目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3.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随着空巢老人比重的持续上升,老年人在空巢状态度过的时间也在不断延长.文章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 2011、2013年的数据和多状态生命表法,估计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和空巢预期寿命,及其性别、城乡和受教育程度差异.结果表明,中国老年人整个老年期中超过一半的余寿都处在空巢状态;女性老年人的空巢预期寿命高于男性老年人;农村老年人的空巢预期寿命高于城市老年人;而受教育水平越高,老年人空巢预期寿命也越长.另外,老年人的空巢预期寿命与他们当前所处居住状态有很大关系,当前处在空巢状态的老年人的空巢预期寿命及其占余寿比重都远远高于处于非空巢状态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34.
就业时长是劳动供给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文章基于生命表技术,利用中国1987~2020年8次人口调查资料,测算1987~202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及其构成。研究发现:(1)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就业年限持续缩短,从1987年的38.12年下降至2020年的32.97年。(2)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就业年限发生了结构性缩短,平均预期就业年限占平均预期寿命的比重由1987年的55.35%下降至2020年的40.81%。这一方面受教育扩张和在学年限延长(从1990年的8.50年上升至2020年的15.51年)的影响,另一方面与法定退休年龄固定不变,以及预期寿命显著延长有关。(3)中国人口老年预期就业年限出现数量增长和结构性变化。(4)就业年限存在性别与城乡差异。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文章提出加快实施延迟退休、教育改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5.
苟晓霞 《统计与决策》2012,(15):111-114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十二五"时期"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的目标。文章在基于生命表数据基础上,通过计算人均预期寿命贡献率并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后得出:我国目前人均预期寿命虽然已高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但其绝对增速正逐渐放慢。而降低60-90岁年龄段老年人口死亡率、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缩小家庭规模、迁移有条件的离退休老人到低海拔地区养老是实现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目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6.
丁仁船 《西北人口》2008,29(2):8-12
劳动生命表反映经济活动人口预期的终生劳动参与年限。可以为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数据依据.然而我国至今没有一套严格意义的城镇劳动生命表。本文借用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制作我国市和镇人口的劳动生命表,统计出死亡因素对劳动参与的影响,并进一步计算出经济活动人口的平均预期失业年限和就业年限,为健全养老保障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提供更为详细的资料支持。  相似文献   
37.
38.
文章编制了连续年份的动态完全生命表,采用变参数年龄移算法模型,对我国2016--2040年的人口进行了精准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将在2025年迎来人口峰值14.05亿,在2040年左右迈入“超少子化”和“超级老龄化”的行列,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将超过少子化,男女比例失衡的现状会得到改观.可见,“全面二孩”政策对人口问题全方位调整的短期效应并不明显,但会改善人口性别结构和家庭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39.
人寿保险中的生命表通常只给出生存函数在整数年龄上的分布情况.当需要对非整数年龄上的生存函数进行计算时就必须做适当的分数年龄假设(FAA).传统的FAA有简单易计算的优点,但它们却无法保证能精确地捕捉到生存函数的真实趋势,并且会导致死力函数不符合常理.FAA本质上是对整数年龄数据进行插值.径向基函数(RBF)模型作为一种有效的插值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试验设计与分析中.文章将其引入到寿险精算理论中,对生存函数进行插值,并用成功拟合的生存函数构建死力函数及平均余命函数.RBF模型的有效性通过了Makeham函数来进行验证,实验表明,RBF模型的插值能力远远高于经典的FAA模型.  相似文献   
40.
本文利用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报告中的相关人口数据,从不同地区和不同指标两个维度分析了1990~2015年期间世界人口长寿水平的变化,发现世界整体及各国(或地区)人口长寿水平持续增长,但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具体包括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和地区之间增长的不平衡和不同长寿指标之间增长的不平衡。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人口长寿水平增长的不平衡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必然结果,而不同长寿指标之间增长的不平衡则反映出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各国人口长寿水平随之提高的路径,大体上是从生命表角度向死亡人口角度进而向人口结构角度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