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5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7篇 |
民族学 | 4篇 |
人才学 | 2篇 |
人口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88篇 |
理论方法论 | 17篇 |
综合类 | 125篇 |
社会学 | 34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 毫秒
91.
利普塞特政治合法性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俊斌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05-110
利普塞特着重从政治社会学视角阐释了现代民主政体的政治合法性论题。他认为,合法性与有效性紧密相连、相互影响,政府治理的持续有效性对于提升政治系统的合法性具有重要作用;合法性危机是社会变革的转折点,它产生于旧的社会结构向新的社会结构过渡的时期,必须深入时代变革的现实中寻求危机的根源并加以化解;可通过培育政治认同、包容多种政体类型、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等路径提升政治合法性。利普塞特力图基于价值中立的学术立场审视政治合法性论题和政治制度设计,但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价值偏好,即美国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92.
宋代国家权力渗透乡村的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唐以降至两宋,国家权威朝向乡间渗透的趋势极为明显。在国家举措的设计方面,主要表现为户等制、乡役制、保甲制等乡村管理体制的制度化,凸显出国家公权力在基层乡村的话语表现欲望;纲常教化观念的传布与渗入,则是另一渠道的表现。就两宋而言,这一渗透的深度是有限的,但却与唐宋社会发展变革诸因素密切相连,对赵宋国家和基层乡村社会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3.
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创新的思考——以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湘中腹地,有一块人杰地灵的热土———双峰。这里,过去孕育了曾国藩、蔡和森、蔡畅、秋瑾等一批享誉古今中外的著名人物,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过重大影响;今天,又诞生了一个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必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科技体系建设带来积极的引导作用。一、新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按两条轴线发展。一条轴线就是政府主建的农村科技服务系统,即以乡镇“七站八办”为主要依托的组织形式;另一条轴线就是以“公司+农户”为框架的企业主导型组织形式。这两种服务形式曾经都为推动农村经济发… 相似文献
94.
在春秋战国之际,赵简子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他的活动年代与其卒年的确定很有关系。但关于其卒年的记载,在《史记》诸篇里面相差十几年,令人莫衷一是。本文以《左传》的相关记载为基础进行辨析。联系到先秦时代的丧礼和《吕氏春秋》等文献的记载,可以判断赵简子卒子鲁哀公十八年(公元前 477年)。这对于考定《史记·六国年表》等的相关记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5.
杨亚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7-13
清军入滇后,吴三桂镇滇专权,督抚体制名存实亡。是时,云南夷风未变、土官相仍,土地高度集中。历经康熙朝撤藩和雍正朝大规模改土归流,云南省级和大部分地方政权被纳入清廷直接统治。除此之外,清廷还在云南大力推行土地、赋役制度改革和儒学教育等,其实质是用以汉化夷取代以夷制夷。通过一系列变革,云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内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清廷真正有效掌握了云南的行政权、经济权与文化权。与此同时,云南人也逐渐摆脱数千年夷人蛮夷夷倮的角色和称谓,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中。 相似文献
96.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苦心经营几十年的海陆军惨败。为挽救危局、维护统治,清政府转而裁绿营、改军制、编练新军。新军在晚清特殊社会变革中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在各种社会事务与活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并在颠覆清王朝及刷新中国政治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产生过较大影响,但其在随后社会发展进程中渐为各派军阀武装之主力。 相似文献
97.
在 19世纪末和 2 0世纪初兴起的立宪思潮中 ,孙中山不但择取了共和立宪的社会变革主张 ,而且对清末新政时期的“预备立宪”和立宪派的君主立宪论均有深刻的认识。尽管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共和立宪都带有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 ,但 2 0世纪初中国社会对共和立宪的选择反映出孙中山的这一变革思想更为顺乎民意。 相似文献
98.
清代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复古主义倾向可以追溯到清初,清初复古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以古为尚的历史观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反映,复古只是其外在表现形式,其本质是一种新变,即思想家们以复古为武器来批判现实,寻求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99.
刘永佶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的发展,是辩证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证明,而其在世纪末遇到的巨大难题,又要依据辩证的历史观和方法论进行回答,即对现代社会矛盾及其规律进行系统的揭示和论证。只有辩证法才能承担并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辩证法是社会变革的方法论,这是人类历史所证明了的,现代辩证法是由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在社会变革中创造、丰富和发展的,它与社会主义是统一的,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方法论。坚持和发展辩证法,促进社会主义运动,是人类在20世纪末给21世纪提出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0.
徐美恒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3):125-130
五四平民文学观念引导下的乡土小说的崛起,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蔚为壮观的创作现象。它在时代洪流中的发展与分化,形成了人道主义的文学和无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农民翻身文学两种走向。这两种社会思潮性质的创作使农村社会问题成为重要的社会舆论,推动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