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2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00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杜甫一生中亲身经历了“开边”战争、安史之乱和蜀中之乱,在这三次不同性质的战乱中,杜甫写下了许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篇,我们统称之为议战诗。本文试图把杜甫几次战乱中所写的议战诗综合到一起,从而分析他对历次战乱的态度及不同的心理矛盾,进一步认识杜诗现实主父精神的深刻性,认识杜甫忠君与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为更深刻地认识杜诗的人民性与战斗性提供更有力的论证。  相似文献   
52.
权力结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政党制度安排的基本问题,是党和国家的顶层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苏共执政74年间,斯大林及其后的苏共党人抛弃了列宁晚年关于权力结构的顶层设计原则和改革实践,创制并固化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高度重合的"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这一权力结构模式是一种"权力过分集中"的战时权力结构,是一种压制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集权领导制度,是一种导致治理能力层层弱化的组织制度,是一种无法保障党的纯洁性的同体监督体制,因而存在着"权力过分集中"、等级授职制选人用人、权力无法监督制衡、权力垄断腐败并溃败等制度缺陷,最终无人也无能替"天下"负责。  相似文献   
53.
54.
清代乾隆末年以后,重视义理阐释的今文公羊学说重新受到有识见的学者的重视,这不仅成为晚清公羊学复兴的起点,而且表明到了清中叶,重视义理阐释的学术路数已经受到学者的重视,蓄势待发。而清朝统治恰恰由盛转衰,这一重视变革、"以经议政"的今文经学的复兴,正与社会矛盾的展开相激荡,与时代潮流相合拍,因而登上学术舞台的中心,成为时代思想的主流。继承庄存与学术路数者有刘逢禄、龚自珍、魏源,以及戊戌维新的领袖康有为等人,由此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学术变革和社会革兴的时代大潮。不过,到乾隆中叶已达极盛的考证学不会骤歇,仍然保持其"惯性运动",因而有孔广森及其后的学者仍以文献考证的学术路数对待公羊学说,由此而形成了学术上双轨并进的独特景观。对于这一视角新颖、内容丰富的课题,我们需要进行探究和总结,深化对公羊学说史和清代学术的独特内涵的认识,并且从中获得宝贵的哲理启示。而对中国本土历史阐释学的内涵和特色作深入的发掘,定将能为建构当代中国历史阐释学学科体系提供重要助力。  相似文献   
55.
利用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变迁作为研究对象,从影响农村居民集体行动的社会因素与财政因素两个维度,对农村公共产品自主供给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证实:“一事一议”制度有利于农村公共产品的结构优化,其显著提升了村级公共服务的供给绩效。农村传统的“宗族”社会结构有利于克服集体行动中的“自利行为”和“搭便车”倾向,促进了“一事一议”的开展,而当前逐步扩大的收入差距形成了公共产品的偏好差异,提高了“一事一议”的交易成本,但是有效率的村级治理体制对村庄开展“一事一议”具有促进作用。“一事一议”挂钩的财政补助,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实证研究结论对于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培育内生性的公共产品自主供给机制,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6.
本文围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在扩宽融资渠道、规范项目管理、激发农村经济活力等方面的优势,论证分析了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破解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难题的可行性,提出了强化工作协调机制、科学编制项目规划、择优选择社会资本、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7.
文学创作往往依据某种文类或文体特征而借助或匹配相应的表达方式,这些定式的表达方式往往会随着历代运用及认知状况而形成相应术语流转或更新.大致说,"赋比兴"三法最初是古人根据《诗经》文本而归纳出来的诗歌表达方式,并衍生出"铺写""比象"等写人笔法;后来,随着抒情性"诗骚传统"与叙事性"史传传统"的并行互融,不仅确立了"抒情"的主体地位,而且包括"状物"在内的"叙事"也备受重视,于是"赋比兴"诗法便逐渐流转为"抒叙议"(抒情、叙事、议论)文法.在此前前后后,又随着诗与画、诗与文、小说与画等文类互渗互动的文本创构,本原于绘画理论中的"描写"逐渐由隐而显,加入"抒叙议"文学文本创构俱乐部,并时常与"叙述"相依为命.至明清时期,风起云涌的戏曲小说往往将叙事与写人兼顾.先前的各种文学写人文本,此时再度被纳入人们的视野,被运用写人理论展开回溯性地重新审视.诗骚、辞赋、绘画以来的写人传统得以越来越清晰.同时,传统写人理论也相应地愈发显示出其谱系性,并在中国文艺理论史上自成一脉.  相似文献   
58.
59.
"新闻事业源于采风"是中国新闻学论证职业合法性的重要知识资源。民初以来这种"以古喻今"的溯源逻辑实际上割裂了现实的从业者实践与古代传统,为近代报业提供"言路"的功能定位和新闻记者"士人"的身份定位的同时,造成史官传统与访员实际活动之间"名实难符"的内在矛盾。通过追溯"访"这一有组织化的监督实践的历史,可以从唐朝"採访使"到明中叶的无赖群体"窝访"的历史,与辛亥之前上海地区"老枪访员"群体在成员性质、工作内容、行为模式等方面的相似性等,揭示出新闻学研究长久忽视的另一种事业溯源路径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60.
在举世谤议下,郭嵩焘对士大夫的群议行为展开反思。他认为在群议中,正确的少数人受到错误的多数人的攻击,群议成为压迫性力量,四种原因导致群议恶风的产生。 郭氏的群议观与其言语观有密切关系。他认为君主应制止群议,大臣不应卷入群议,言官当废。郭氏带着对群议的思考去考察西方政治制度,认为君德、两党制是英国政论风气良 好的原因,多党制导致法国政坛议论纷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