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7篇
劳动科学   144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35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100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297篇
社会学   89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2012年播出的电视剧《小麦进城》讲述了一个农民如何“向城求生”的故事,其叙事张力来自王小麦(乡村)与林家人(城市)不同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之间的冲突及相通与相融中,剧作的叙事伦理即隐含在这一系列冲突之中。这就是:贤妻良母与浪漫爱情、乡野尊严与城市偏见、草根哲学与教授智慧。王小麦以自己对人生朴素的理解、固执的坚守、顽强的拼搏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但细思之,剧作的叙事伦理还存在着矛盾与偏颇。  相似文献   
132.
父亲要开店     
父亲年近古稀,他在老家一直开着一个卖油盐酱醋的小店。这些年,村子里的许多人,都纷纷进城买了房,住进了城里,村子里大多数是留守的老人,还在守着村庄和几亩田地。因为村子里很多人已经外出,父亲的小店,这些年生意出奇地淡,根本赚不到钱,如果再算上人工成本,简直就是亏本买卖。  相似文献   
133.
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进城意愿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总体进城意愿不强烈,而且愿意迁移的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就近选择县城和地级市作为主要的拟迁目的地。从影响因素来看,女性进城意愿高于男性;经济收入、人力资本、城市生活经历和职业地位等因素与其进城意愿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34.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一部分进城务工子女也跟随父母进入城镇生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情况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5.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要解决进城农民在城市的住房问题,因此,创新体制和机制以帮助进城农民在城市拥有自住房,使其真正融入城市、安居乐业,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面对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无力购买城市住房而其农村宅基地闲置浪费的现实背景,提出了进城农民宅基地退出与城市购房相挂钩的构想,以期引导进城农民积极有序地退出宅基地,提高农村宅基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率,同时解决进城农民的城市住房及房地产库存问题。在界定宅基地退出与城市购房相挂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思路,并剖析了目前面临的三大问题和障碍:第一,进城农民宅基地退出资产的保值增值与收益分配问题;第二,退出的宅基地与期望购买经济适用房所在城市的不一致问题;第三,购买经济适用房面临的支付能力不足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了通过出租、招拍挂、复垦等途径盘活退出的宅基地资产,实行保障房指标地域政策限制与经济适用房市场交易相结合,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住房供应模式创新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相结合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6.
1930年代的"乡下人进城"小说多采用政治、经济视角展开社会批判,尤其是"左翼"倾向作家的"进城"书写更为明显。王统照的《山雨》、茅盾的《子夜》《微波》、丁玲的《奔》、叶紫的《杨七公公过年》五篇小说构成了一幅1930年代的城乡"流民图",小说旨在揭露和批判支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外来资本"的"罪恶",呈现出"半殖民地"国家想象色彩。  相似文献   
137.
农村人口大规模、跨地区的流动 ,形成汹涌的民工潮 ,是广为各界关注的社会现象。目前国内外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一城市人口迁移研究的理论观点有四种 :非理性的观点、社会的 -特殊的观点、理性的 -经济的观点、简化论的观点。①从当前中国“民工潮”的形势看 ,以第一种、第三种观点为主流 ,同时理性的一经济的观点又是对非理性观点的批判与发展。通过大量观察发现 ,有许多农村青年不需要“养家糊口”或已满足基本生存之后 ,仍一味地游离于城市之中。这又是什么原因促成的呢?这种行为是否是理性的呢?对此以上四种理论都没有很好解释。带着这…  相似文献   
138.
进城农民健康问题关系到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城乡关系的平衡,是有序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最新开放的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7)的微观数据,系统探究文化资本对进城农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度文化资本、具体文化资本对进城农民健康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客观阶层在制度文化资本和进城农民健康水平的中介效应显著,主观阶层在制度文化资本、具体文化资本与进城农民健康水平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个体社会资本在具体文化资本和进城农民健康水平间的中介效应显著,集体社会资本在制度文化资本和进城农民健康水平间的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39.
通过实地调查,在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山东省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的现状做了客观的分析。从调查获得的数据入手,对当前进城务工人员这一群体的整体特征、变化的内在动因做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指出了当前进城务工人员在社会保障中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并就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0.
湖北省荆门市农民进城买房定居的案例说明,以地市级城市和县级城关镇为关键环节的农民自发城镇化发展模式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市县模式”应该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可选之路。为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市县模式”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一方面需要增强城镇的人口吸纳能力,保障进城买房定居农民的生存发展权;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动摇,为进城买房农民提供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和补给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