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30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0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277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素描由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构成,是主客观的高度统一。素描客观方面的基础是“形”,它的最高层次是整体上的“透视”;主观方面的基础是“夸张”,它的最高层次是“个性”。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造型作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42.
《边城》与"五四"以后占主流地位的社会剖析小说有着深层次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更多源自作家思维方式的不同。沈从文更多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因此,他很大程度上拒绝了西方小说因果的和逻辑的模式,而采用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注重感受和直觉体验的模式。《边城》将人与物、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都置于同一个平面之上,描绘了一幅完整的湘西风俗画,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43.
王安忆是当代作家中创作风格变化最为多样的一个 ,其创作历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本文通过对王安忆创作历程的透视分析 ,从中梳理出其创作思想、小说观念沿革变迁的痕迹 ,从而探寻其创作发展变化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44.
论影像透视     
摄影中的透视规律探讨在摄影教学中一直不为学界重视.随着数码摄影的发展和后期制作的出现,透视规律在摄影中的作用日渐显现.本文从数学和物理的角度对几何透视、影调透视、色彩透视规律作了探讨.并且论述了它们对提高摄影作品表现力和影像后期合成效果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45.
雷纳·韦勒克是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一位颇有建树的学者.综观其就比较文学学科本体所进行的研究.他既关注学科理论建构、力求夯实其根基,又注重对于学科研究的诸种方法论及其存在模式等问题予以深度透视,从而针对构成该学科的诸种本体要素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透彻的分析.  相似文献   
46.
永乐宫壁画艺术中的科学理论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总结了永乐宫壁画艺术在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理论,分析探讨了透视法、比例法等科学技术原理在永乐宫壁画艺术中的具体运用,指出在西方出现科学的绘画理论之前,中国的画家便开始潜心研究自然界的透视现象和比例关系等自然现象,并在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符合空问整一律的科学的绘画理论.  相似文献   
47.
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基于南北方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潜意识而形成的致力于中华民族汇蓄、凝聚的发展过程,曾产生了许多异彩纷呈的独特的历史现象。契丹辽朝政权与五代、北宋政权的对峙,就构成了这样的一个独特的现象,即在中华民族及其文化融合汇蓄的发展过程中,它们结束了一个旧的发展时代,并开创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就是将自古以来南、北方民族长期对抗、纷争不已的形态,转换到了圆融共活的新时期,并最终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48.
结合言语交际,对英语委婉语的表现方式、构造原则、社会功能以及交际中的影响因素,作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49.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剖析了“诉调对接”的内涵和正当性基础,从理论上寻求“诉调对接”的存在价值,指出“诉调对接”是实现司法救济与社会救济互补的最佳途径和有效平台。同时结合司法实践,就“诉调对接”的原则确定、流程设置、平台搭建、核心保障等问题提出具体设想,并对构建“诉调对接”的司法审查制度进行了积极探索,就司法审查的程序启动、审查原则、结果判断、强制执行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相似文献   
50.
从认识论高度对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潜在的科学和哲学价值展开分析,认为它揭示了人类理性以及一切理性文明成果都具有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知识的不确定性问题,并指出科学结论只具认识论意义而无本体论意义,但知识的有效性并不因此而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