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14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4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95篇
理论方法论   73篇
综合类   882篇
社会学   149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91.
试论曾国藩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国藩的政治、军事、外交、人才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均有独到之处,主要表现在其教育目的、教育作用、教育内容、道德教育以及教育原则与方法等方面研究和探讨他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思想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2.
《领导文萃》2008,(7):58-58
一家企业出钱组织农村低保户到杭州旅游,西湖荷花盛开,芳香四溢。低保户游了西湖,赏了荷花,乘车回家。车上,一位低保户突然长叹,早知道只有荷花,还不如在自己家门口看好。  相似文献   
19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今天的青年大学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担当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因此,高等学校应该给予大学生贯穿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的道德培养,应该将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4.
道德智慧是个体将道德规范合理作用于道德生活的能力。它由道德感知能力、道德评价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决策能力构成。个体的道德智慧引导个体的道德行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195.
当前对家庭道德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鉴于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的特殊意义,并对进一步明确其地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6.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师德地位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从现实层面看 ,师德在素质教育中处于难堪的境地 ;从教育发展史与教师素质构成的逻辑层面看 ,师德是开展素质教育之可能需要 ;从学校教育职能分工和现行“给予教育”的价值层面看 ,师德是素质教育养成学生道德素质之应然要求。因此 ,正确认识师德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是教育理论研究的必要课题 ,并对师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7.
郑勇 《江西社会科学》2002,(12):204-206
经济全球化必然引起世界范围内各种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相互激荡和渗透,从而对高校道德教育提出严峻挑战,高校道德教育要在“入世”以后的国际化中有所作为,健康发展,既要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坚守与强化,又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与国际接轨中实现其功能优化。  相似文献   
198.
人的全面发展 ,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 ,而道德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校是育人之重地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则义不容辞。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 ,分别阐述了我国高校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及作用 ,并对我国高校德育于人的全面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最后 ,从改变德育旧观念建立德育新机制两方面人手 ,对高校今后德育工作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9.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德育实践性问题成为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反思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差的根本原因就是与学生生命、生活相脱节或相悖、简单的、形式化的说教。  相似文献   
200.
衡量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的标准之一,就是看教育对象是否能够“知行统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但在当代大学生中广泛存在着“知行不一”,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分离的现象,使我国的高校的道德教育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实效。本文试图从教育本身的环节上来分析“知行不一”的原因,探索“知行统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